
猶關口。《人民文學》1976年第2期:“關,不闖永遠是關,我相信,‘水漲船高’也是從關坎裡闖出來的。”
“關坎”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guān kǎn,其核心含義是“猶關口”,即比喻事物發展中的關鍵階段或需要跨越的障礙。以下是詳細解釋:
總結來看,“關坎”是一個兼具具象與抽象意義的詞彙,既可用于描述實際關卡,也可比喻人生挑戰,適合在文學或口語中表達克服困難的情境。
關坎是一個漢語詞語,多用于描述一種困境、難關、難題或險境。它可以表示在某個問題或情況中遇到的困難和阻礙,也可以指人際關系、工作、學習等方面的困境。
關坎的拆分部首是“關”和“坎”。其中,“關”的部首是“關”自身,筆畫數為3;“坎”的部首是“土”,筆畫數為3。
關坎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這篇古文中,用來描述當時魯國面臨的困境和危機。後來,關坎逐漸成為一個常用詞彙,用來形容各類困難和挑戰。
關坎在繁體漢字中的寫法為「關砍」。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關坎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不同曆史時期、地區和文獻中,關坎的字形可能存在差異。
1. 在工作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關坎。
2. 他面對關坎從不退縮,始終堅持到底。
關坎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一些相關的詞彙,例如:
1. 關隘:形容困難重重、阻礙重重的困境。
2. 關卡:比喻通往某個目标的困難關卡。
3. 關頭:形容事情發展到非常危險或緊要的關鍵時刻。
與關坎意思相近的詞彙有:
1. 困境:表示陷入困難和困境。
2. 難題:形容困擾、難以解決的問題。
3. 險境:指處在危險和艱難的環境或境地。
與關坎意思相反的詞彙有:
1. 通暢:表示順利、無障礙。
2. 平坦:指沒有困難或障礙的狀态。
3. 順利:表示進展順利、沒有遇到困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