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貪掠財物。《晉書·儒林傳·範弘之》:“貨黷京邑,聚歛無厭,不可謂厲身。” 元 張養浩 《贈劉仲憲》詩:“下及 魏 晉 隋 若 唐 ,或耀武功或貨黷。盡刳民力供上需,何異養身還餌毒。”
“貨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貨黩”通過“財物+玷污/濫用”的意象,生動刻畫了因貪欲而違背道德的行為,常用于批判官吏腐敗或權力者斂財現象。需注意其古典語境,現代表達類似含義時多用“貪污”“斂財”等詞替代。
《貨黩》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彙,其中“貨”是指商品、財富,而“黩”則表示奢華、豪華。
拆分部首:《貨》的部首為“貝”,《黩》的部首為“黑”。
筆畫:《貨》共有11筆,其中橫畫1畫、豎畫4畫、撇畫1畫、捺畫4畫、點畫1畫;《黩》共有15筆,其中豎畫4畫、橫畫1畫、撇畫1畫、捺畫9畫。
《貨黩》一詞并不常見,它來自于古代文獻中的《四書五經》,在今天的普通話中已經不再被廣泛使用。在繁體中文中,這個詞的寫法仍然是“貨黩”。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寫作“貨黩”的《貨》的形狀特征是兩個方框,表示財富的封裝;而《黩》的寫法則比較複雜,也是從古代“皮革”等物品的形狀演變而來,意味着奢華的裝飾。
1. 他身上穿戴着名貴的禮服,展現出一種明顯的貨黩氣質。
2. 這家酒店的裝修非常豪華奢侈,充滿了金碧輝煌的貨黩。
1. 貨币:指作為一種交換媒介流通的貨物。
2. 黩武:指從事武裝沖突或好戰行為。
奢華、華麗、豪華
簡樸、樸實、貧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