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獲刈的意思、獲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獲刈的解釋

收割。《三國志·魏志·司馬芝傳》:“夫農民之事田,自正月耕種,耘鋤條桑,耕熯種麥,穫刈築場,十月乃畢。”《詩·豳風·七月》“八月其穫” 唐 孔穎達 疏:“八月,其禾可穫刈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獲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獲刈(huò yì) 的字面意義為收割,主要指農業活動中對農作物的收獲,例如谷物、麥類等。其中:

二、文獻引證

該詞在古籍中多次出現,例如:

  1. 《三國志·魏志·司馬芝傳》提到“穫刈築場”,描述農民從耕種到收割、築場的完整農事流程;
  2. 唐代孔穎達在《詩經·豳風·七月》的注釋中解釋“八月其穫”為“其禾可穫刈也”,進一步佐證其農業含義。

三、結構分析

四、注意事項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三國志》《詩經》原文或農事相關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獲刈》的意思

《獲刈》(huò jī)是一個多音字,有兩種常見的意思。

  1. 獲得、得到、成果:指通過努力或行動取得某種結果。
  2. 收割、收獲:指農作物成熟後進行收割的過程。

《獲刈》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獲刈》的拆分部首是左右結構,左邊是“禾”部,右邊是“利”部。

《獲刈》的總筆畫數為十二劃。

《獲刈》的來源和繁體

《獲刈》屬于漢字,其中“獲”的來源是象形字,意為捕獲;“刈”的來源是會意字,由“刀”和“乙”組成,表示用刀割剪。

在繁體字中,“獲”和“刈”的形态和簡體字相似,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獲刈》的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發展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不同的字形現象。《獲刈》在古時候的寫法有一定的變化:

《獲刈》的例句

  1. 他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終于獲刈了一份令人滿意的工作。
  2. 十月份是豐收的季節,農民們忙着獲刈莊稼。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以“獲”為主要部分的詞彙有:"獲得"、"獲獎"、"獲利"。

與“獲刈”意思相近的詞彙有:"收獲"、"得到"、"取得"。

與“獲刈”意思相反的詞彙有:"失去"、"喪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