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獲刈的意思、獲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獲刈的解釋

收割。《三國志·魏志·司馬芝傳》:“夫農民之事田,自正月耕種,耘鋤條桑,耕熯種麥,穫刈築場,十月乃畢。”《詩·豳風·七月》“八月其穫” 唐 孔穎達 疏:“八月,其禾可穫刈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獲刈是漢語中表示收割農作物的複合動詞,由“獲”和“刈”兩個單字構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獲”指收割成熟的莊稼,如“收獲”“獲麥”,強調對農作物的整體采收;“刈”則特指用刀具割取植物的莖葉部分,如“刈草”“刈麥”,側重具體的切割動作。二者組合後,“獲刈”可理解為農作物成熟後進行的系統化收割作業,既包含采收行為又包含切割工序。

從詞源學角度考察,《說文解字》記載“獲”本義為獵得禽獸,後引申為農業收獲,“刈”的金文字形像手持鐮刀收割作物。這種語義演變印證了中國古代農耕文明的發展軌迹。在具體語境中,“獲刈”常見于農業文獻,如《齊民要術》載“五谷獲刈,必順天時”,強調遵循自然規律進行收割的農事傳統。

現代漢語使用中,“獲刈”多保留書面語色彩,常見于農業技術文本或曆史文獻。例如:“江南水稻獲刈期需避開梅雨時節,以防谷物黴變”(《中國農事曆》)。該詞在當代普通話口語中已逐漸被“收割”“收獲”等詞替代,但在專業領域仍保持特定使用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獲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獲刈(huò yì) 的字面意義為收割,主要指農業活動中對農作物的收獲,例如谷物、麥類等。其中:

二、文獻引證

該詞在古籍中多次出現,例如:

  1. 《三國志·魏志·司馬芝傳》提到“穫刈築場”,描述農民從耕種到收割、築場的完整農事流程;
  2. 唐代孔穎達在《詩經·豳風·七月》的注釋中解釋“八月其穫”為“其禾可穫刈也”,進一步佐證其農業含義。

三、結構分析

四、注意事項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三國志》《詩經》原文或農事相關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包圍邊斂襞方冊錣長久日長龍巉聳馳捕黨衆攧翻鼎鑪訛謡飛炮付方幹臣高裡溝灌韓馮黃山市雞豆子借口鲸猾迹水救火駒齒未落巨觀看青空灑灑狂進诳言虧點袴腰帶零點壟斷資本緑酎脢腓内家官女陪堂旁通曲暢陪奁房被發詳狂鋪殿花俏眼青簩全精氄毛柔惡攝衰守望相助樞臣稅鞍束檢説唱説調他他籍籍同藏猬起雞連文具寫字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