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德的意思、金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德的解釋

五德之一。謂以金而德王。古代陰陽學家以五行相生相克和終而複始的循環變化,說明王朝興替的原因,稱為“五德終始”。《史記·封禅書》:“ 殷 得金德,銀自山溢。”《魏書·禮志一》:“ 晉 承 魏 ,土生金,故 晉 為金德。”《醫宗金鑒·運氣要訣·五行德政合化災變歌》:“金德清潔政勁切,其化緊歛令露膏。其變肅殺霜早降,其災蒼乾草木凋。”參見“ 五德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德”是源自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概念,指代五行學說中金屬性所象征的品德與自然規律。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金德”包含三重内涵:其一,象征剛健、肅殺的特性,對應秋季萬物收斂的現象;其二,在政治哲學中代表嚴明法度、公正裁決的治國原則;其三,作為星象術語,指太白星(金星)的運行規律。

從曆史淵源考察,《呂氏春秋·十二紀》記載:“金德之紀,其蟲毛,其音商”,說明先秦時期已将金德與季節物候相關聯。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強化了“金德主秋,義者宜也”的倫理關聯,使這一概念成為天人感應理論的重要支點。

在文化應用層面,《漢書·律曆志》記載“金德曰商”,印證了古代禮樂制度與五行體系的對應關系。民俗文化中,金德常通過白虎、鐘鼎等意象體現剛毅品格,如傳統建築中的金屬構件多取“鎮邪守正”之意。現代漢語使用中,“金德”多用于形容剛正不阿的品格或嚴謹有序的管理體系,常見于企業命名與品德評價場景。

(本文釋義參考《漢語大詞典》第11卷第358頁,曆史例證引自《呂氏春秋》卷三及《春秋繁露·五行對》,文化應用部分依據《漢書·律曆志》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金德”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品德高尚的象征 指人的道德品質如黃金般珍貴,形容為人正直、品格崇高。該含義常用于姓名學或日常贊譽,如“金德名字寓意為高貴且道德修養深厚”。

二、古代五行學說中的王朝更替理論 源自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解釋朝代興衰。其中“金德”代表五行屬金的王朝屬性,例如:

兩種含義差異較大:前者是人文層面的道德贊美,後者屬于曆史哲學範疇。具體語境需結合文獻類型判斷,如古籍多指向五行理論,現代用法則側重品德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

别董大布匹餐玉騁朢赤亭穿心粗才打口哨電爛短路飛容風帶攻讀功役貫械果足鶴胫侯白懷愧華容假父踐蹅江山如此多嬌介景接戰救火投薪九縣科征倥怱魁肥枯碛勞心苦思寥漢禮房廪泉亂阱顱内壓率導年長扭股兒糖飄拂迫窄親熱禳田入纂十口相傳始末食堂釋險誦號素發亭決推輪捧毂晚霜晚飧沃衍無聊賴夏侯妓衣小肚雞腸小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