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過分 ”。
“過份”是“過分”的異體寫法,在現代漢語規範中更常用“過分”。其核心含義指言行、态度、要求等超出適當的限度或合理的範圍,帶有貶義色彩。以下是詳細解釋:
超出合理限度
指程度或數量超過社會普遍認可的标準或客觀需要。例如:“他對孩子的要求過于嚴苛,顯得有點過份。”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491頁。
行為失當
形容舉止、言語不合情理或缺乏分寸感。例如:“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是過份的行為。”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10卷第112頁。
詞源辨析
“份”本義為“整體中的一部分”,引申為“應得的限度”。“過份”即“越過應守的界限”,強調對界限的突破。
來源: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第320頁。
情感色彩
多用于批評超出常理的行為,隱含對他人感受的忽視。例如:“玩笑開得太過份,容易傷害他人感情。”
來源: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商務印書館,1980年,第235頁。
詞語 | 側重點 | 示例 |
---|---|---|
過份 | 突破應有限度(強調界限) | 索取回報過份 |
過度 | 超出正常範圍(側重程度) | 疲勞過度影響健康 |
肆意 | 放任不顧後果(主觀故意) | 肆意破壞公共設施 |
現代規範
當前《通用規範漢字表》以“過分”為推薦詞形,“過份”多見于港澳台地區文本。
來源:教育部《通用規範漢字表》2013年。
語境適配
需根據對象關系調整措辭:
因詞典類内容通常無線上權威鍊接,此處依據紙質工具書釋義。如需查閱原文,建議參考:
(注:實際鍊接有效性受資源訪問權限限制,建議通過正規渠道獲取工具書。)
“過份”是“過分”的異體寫法,兩者含義相同,均表示言行或程度超出合理範圍。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用法與語境
與“過分”的關系
例句參考
建議優先使用“過分”以符合現代規範,若需文學化表達或特定語境中可酌情使用“過份”。更多例句和古籍引用可參考滬江詞典、朱自清作品等來源。
百封擺浪褓襁便橋别第兵火穿接摧拉彈糾刀術大雩燈詞疊肩定命抖風短足帆布封角風擁鋼琴感浃詭言浮說孤駒黑澤明河清德頌和雨阍閥惛眊見影郊逆佳倩街泉亭精括燼萌進榮退辱酒客撅豎君明客舟累然禮賂胪古門環彌年偶辭牆腳巧言偏辭窮追猛打忍惡熱心腸神椽聲節詩袋食米首兵亡賴子祥金小爺下射西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