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关口。《人民文学》1976年第2期:“关,不闯永远是关,我相信,‘水涨船高’也是从关坎里闯出来的。”
“关坎”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guān kǎn,其核心含义是“犹关口”,即比喻事物发展中的关键阶段或需要跨越的障碍。以下是详细解释:
总结来看,“关坎”是一个兼具具象与抽象意义的词汇,既可用于描述实际关卡,也可比喻人生挑战,适合在文学或口语中表达克服困难的情境。
关坎是一个汉语词语,多用于描述一种困境、难关、难题或险境。它可以表示在某个问题或情况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也可以指人际关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困境。
关坎的拆分部首是“关”和“坎”。其中,“关”的部首是“关”自身,笔画数为3;“坎”的部首是“土”,笔画数为3。
关坎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这篇古文中,用来描述当时鲁国面临的困境和危机。后来,关坎逐渐成为一个常用词汇,用来形容各类困难和挑战。
关坎在繁体汉字中的写法为「關砍」。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关坎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不同历史时期、地区和文献中,关坎的字形可能存在差异。
1.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关坎。
2. 他面对关坎从不退缩,始终坚持到底。
关坎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成一些相关的词汇,例如:
1. 关隘:形容困难重重、阻碍重重的困境。
2. 关卡:比喻通往某个目标的困难关卡。
3. 关头:形容事情发展到非常危险或紧要的关键时刻。
与关坎意思相近的词汇有:
1. 困境:表示陷入困难和困境。
2. 难题:形容困扰、难以解决的问题。
3. 险境:指处在危险和艰难的环境或境地。
与关坎意思相反的词汇有:
1. 通畅:表示顺利、无障碍。
2. 平坦:指没有困难或障碍的状态。
3. 顺利:表示进展顺利、没有遇到困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