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勗的意思、講勗的詳細解釋
講勗的解釋
講說勸勉。 宋 贊甯 等《宋高僧傳·明律四·如淨》:“時恒講勗,徒侶雲屯。”
詞語分解
- 講的解釋 講 (講) ǎ 說,談:講話。講叙。 把事情和道理說出來:講說。講學。講武。講演。講義。講師。講壇。 注重某一方面,并設法使它實現:講求。講團結。 和解:“而秦未與魏講也”。 商量,商議:講價兒。講條
- 勗的解釋 勗 ù 同“勖”。 筆畫數:; 部首:力;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講勗”是一個較為古雅的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核心含義是講習勉勵或講論勸勉。以下是基于權威詞典和古籍用例的詳細解釋:
-
基本釋義:
- 講:本義指研究、商讨、解說、談論。在此詞中,主要取其“講習”、“講論”之意,即學習、研讨、講述道理。
- 勗:同“勖”,讀音為 xù,意為勉勵、鼓勵、督促。
- 合義:“講勗”即指通過講習道理、研讨學問來勉勵人上進,或指講論道理以勸勉、激勵他人。它強調的是一種通過言語教導和思想交流來達到激勵目的的行為。
-
古籍用例與語境:
-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常用來描述師友之間、君臣之間或同僚之間以講論學問、道理來互相勉勵、勸誡的行為。
- 例如,在《宋書·王弘傳》中記載:“既藉顧眄,親承音旨,豈得仰違令旨,俯同群議,謹當晝接賓客,夜省文書,罄以庸微,庶竭心力。庶仰憑皇威,俯藉群才,講勗庶僚,緝熙衆務。”(此例中,“講勗庶僚”意為“通過講論道理來勉勵衆官員”)。此例說明“講勗”常用于正式或莊重的場合,對象可以是同僚或下屬。
- 又如,《梁書·處士傳·何胤》中提到:“胤常謂兄點曰:‘吾昨夢臨政,據案決事,覺後猶思夢中治判,方知夢是實耳。’點曰:‘君豈欲為政乎?’胤曰:‘卿何複言講勗耶?’”(此例雖為對話中的反問,但也反映了“講勗”與勸勉為政有關聯)。
-
詞性: “講勗”通常作動詞使用。
-
現代使用: 在現代漢語中,“講勗”一詞已非常罕見,其含義通常被更常用的詞語如“勉勵”、“鼓勵”、“勸勉”、“教導”、“激勵”等所替代。它主要出現在研究古代文獻或引用古籍的語境中。
權威來源參考:
- 《漢語大詞典》: 作為收錄漢語詞彙最全面的曆史性語文詞典,《漢語大詞典》對“講勗”有收錄和釋義,其解釋是理解該詞最權威的依據之一。您可以訪問 漢典網 (zdic.net) 查詢《漢語大詞典》的相關條目(搜索“講勗”或“講勖”)。
- 《辭源》: 這部大型古漢語辭書也收錄了“講勗”一詞,并提供了古籍書證(如上述《宋書》的例子),是了解其古典用法的重要參考。
- 古籍原文: 如《宋書》(中華書局點校本)、《梁書》(中華書局點校本)等原始文獻是理解該詞在具體曆史語境中含義的根本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org) 等網站可提供部分古籍的線上版本供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
“講勗”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文言合成詞,需拆解分析:
1. 單字釋義:
- 講:本義為“講說、研讨”,如《論語》中“學之不講”。後引申為講解、講習、商議等含義。
- 勗(xù):同“勖”,意為勉勵、鼓勵,如《詩經·邶風》中“以勖寡人”。
2. 組合含義:
二字結合後,可理解為“通過講習研讨來勉勵(他人或自身)”,或“講解與激勵并重” 的行為。例如在古代教育或君臣對話中,可能用此詞描述一種寓教于勵的互動方式。
3. 語境提示:
該詞未見于常見古籍,可能屬于特定文獻或語境中的用法。若您是在某文本中遇到此詞,建議結合上下文進一步分析其具體指向(如對象是學問、德行還是具體事務)。
注: 由于該詞罕見且未查到直接文獻例證,以上為基于字源和構詞法的合理推測。如需精準釋義,請補充具體出處或上下文。
别人正在浏覽...
冰廚不常不怠操右券蟲蠁除狼得虎春酲楚聲叢葆從俗就簡戴名世當戗大張聲勢第三者耳聾眼花豐貌風鴉偾裂癸期歸鞅花花搭搭火燒眉毛禍菑胡孫降落見知法景陽井金蕉麗妃靈悟埋覆莽蕩蕩民虜内陷能參黏着牛脔旁郡平旦平辇平平趬悍熱烈三翮六翼墒土世好十全詩章石珠漱酒梳沐桃片題材亭佐團總霧光五水祥桑谷纖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