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阿奶的意思、阿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阿奶的解釋

(1) [granny] 〈方〉

(2) 奶奶

(3) 對年老婦女的通稱

詳細解釋

亦作“ 阿妳 ”。 1.乳母的俗稱。《北齊書·恩倖傳·穆提婆》:“ 後主 襁褓之中,令其(指 提婆 母 陸令萱 )鞠養,謂之乾阿妳。” 唐 戴孚 《廣異記·鄭會》:“ 滎陽 鄭會 ,家在 渭南 ……其家樹上,忽有靈語呼阿嬭,即 會 妻乳母也。”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妳婆》:“俗稱乳母曰阿嬭,亦曰嬭婆。”

(2).母親。 元 柳貫 《祭孫秬文》:“阿翁與汝阿爹阿妳,以家饌祭於中殤童子 阿秬 之魂。” 清 袁枚 《祭妹文》:“阿嬭問:‘望兄歸否?’”

(3).祖母。 清 翟灏 《通俗編·稱謂》:“《説文》爾本作尒,故嬭亦變體為妳。今 吳 俗稱祖母曰阿妳……蓋凡婦人尊老者,概有阿妳之稱,今亦然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阿奶"是一個漢語稱謂詞,具有以下詳細含義:

  1. 基本含義與用法

    "阿奶"在漢語中主要用作對祖母的口語化稱呼,常見于方言區(如吳語區、部分北方地區)。其構詞方式為前綴"阿" + 核心稱謂"奶","奶"在此處特指父系或母系的祖母輩。例如:"阿奶,今朝吃啥小菜?"(奶奶,今天吃什麼菜?)

  2. 方言差異與擴展義

    • 吳語區(江浙滬):除指祖母外,亦可泛指老年婦女,帶有親切意味,如鄰裡稱呼"張家阿奶"。
    • 閩南語/客家話:部分區域用于稱呼母親,如閩南歌謠中"阿奶的手"指母親的手。
    • 古白話文獻:明清小說中偶見代指乳母,如《紅樓夢》語境下的"奶嬷嬷"(需結合具體文本)。
  3. 文化背景與情感色彩

    該詞承載親昵與尊敬的雙重情感,體現家族倫理中的長幼秩序。其口語化特征使其較少出現在正式文書,而多見于日常對話、地方戲曲及民間文學中,如越劇唱詞"阿奶講古仔"(奶奶講故事)的鄉土表達。


權威參考資料: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阿"字條,前綴用法釋義。
  2. 《漢語方言大詞典》· 中華書局:吳語、閩語方言稱謂章節。
  3. 《紅樓夢》程甲本:第五十三回仆役稱謂語境分析(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4.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浙江卷》:口頭文學稱謂用例(中國ISBN中心出版)。

(注:因古籍及專業辭書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采用出版物信息。如需線上資源,可訪問"中國語言文字網"(www.china-language.edu.cn)的方言數據庫或"國學大師"(www.guoxuedashi.com)古籍庫查詢相關例證。)

網絡擴展解釋

“阿奶”一詞在不同語境和地域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權威資料的詳細解釋:

  1. 方言中對老年女性的通稱
    在部分方言(如吳語、青海方言)中,“阿奶”可泛稱年長的女性,類似“奶奶”或“婆婆”的用法。例如青海話中既指祖母,也可用于尊稱陌生老年女性。

  2. 親屬稱謂的特定含義

    • 祖母:部分地區(如青海)直接以“阿奶”稱呼祖母。
    • 乳母/奶媽:古代文獻中為乳母的俗稱,如《北齊書》記載“乾阿妳”指代乳母。
    • 母親:元明時期部分文獻用“阿奶”指母親,如清代袁枚《祭妹文》中“阿奶問:‘望兄歸否?’”,但此用法現代已少見。
  3. 曆史文獻中的演變
    該詞在唐代至清代的演變中,逐漸從乳母、母親的狹義親屬稱謂,擴展為對老年女性的泛稱。例如唐代《廣異記》稱乳母為“阿奶”,而清代趙翼《陔馀叢考》提到吳語地區将祖母和年長女性統稱為“阿奶”。

注意事項:現代普通話中,“阿奶”多用于方言或文學創作,日常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若涉及親屬關系,建議優先使用“奶奶”“外婆”等明确稱謂以避免歧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百揆敗柳殘花白足和尚八校冰語避謝慘腹滄海客恻怅崇匠待虧大竈第十二夜放凍龜枚國利還舟熯造合成橡膠禾穟後坤侯印化合惶撓澴流回皇警務救焚投薪寬信蠟盤雷人遼東白鶴烈夫買身軀美措蜜餞名存實亡默禮末勢青雀旌棄餘铨藻詩禍施嫱詩澀釋義豕彘授時束手旁觀私語私章太嶽踢蕩蕩通信地址脫巾望夷文昌君鶱鶱顯贈系頸牽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