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焚投薪”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出自戰國時期《鄧析子·無厚》:“不治其本而務其末,譬如拯溺錘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這句話通過“救火時反而添加柴草”的比喻,強調治标不治本的危害性。
(注:古籍中未見典型例句,現代用法可參考以下表達)
該成語以生動的比喻警示人們:解決問題需抓住本質,若方法錯誤,可能適得其反。其核心思想與“抱薪救火”“揚湯止沸”等成語相近,均強調治本的重要性。
《救焚投薪》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在危急情況下采取適當的措施或行動,以解決問題或避免災難。
《救焚投薪》的部首拆分是火(火字旁,部首為火)和手(手字旁,部首為手)。
它的總筆畫數為15筆。
《救焚投薪》最早出自《韓非子·五蠹》一篇,這是韓非子的著作,出自戰國時期。
在繁體字中,“救焚投薪”寫作“救燓投薪”,但意思和用法沒有區别。
在古代漢字中,救焚投薪的書寫形式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基本可以保持大緻相同。在古代石刻、碑文、書法作品等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形式的寫法。
1. 在市區發生大火時,消防員們像《救焚投薪》一樣英勇無畏地進行撲救。
2. 這個團隊在遇到問題時總是能夠找出《救焚投薪》的辦法,解決難題。
組詞舉例:救助、救濟、救命、焚火、投資、投入、薪水、薪金。
近義詞舉例:救火投薪、火中救人。
反義詞舉例:火上加油、揚油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