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棄餘的意思、棄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棄餘的解釋

(1).抛棄多馀之物。《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是歲用 棗祗 、 韓浩 等議,始興屯田”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王沉 《魏書》:“自遭荒亂,率乏糧穀。諸軍并起,無終歲之計,飢則寇略,飽則棄餘。”

(2).所抛棄的多馀之物。 唐 韓愈 《衛府君墓志銘》:“嗟惟君,篤所信,要無有,弊精神,以棄餘,賈於人。” 宋 葉適 《經總制錢一》:“而 秦檜 權忮,劫脅一世而出其上,及其取於棄餘瑣屑之間以為國命者,是何其無恥之至是也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六·葉水心論<三國志>》:“﹝ 葉 ﹞又雲:近世有謂《三國志》當更修定者,蓋見注所載尚有諸書;不知注之所載,皆 壽 棄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棄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動詞性含義:指“抛棄多餘之物”。例如《三國志》注引王沉《魏書》中提到戰亂時期軍隊“飢則寇略,飽則棄餘”,即物資充足時會丢棄剩餘部分。
  2. 名詞性含義:指“被抛棄的多餘之物”。如宋代葉適在《經總制錢一》中批判秦桧從“棄餘瑣屑之間”獲取財物的行為。

二、語境應用與例證

三、詞源特點

該詞屬于古漢語用法,現代口語中較少出現,但在研究古典文獻或詩詞鑒賞時仍具價值。其雙重詞性體現了漢語“一詞多性”的靈活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棄餘的意思

棄餘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放棄、舍棄、抛棄或剩餘、殘存之意。

拆分部首和筆畫

棄餘的部首是弓 (gōng) ,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棄餘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其字形由“己”和“八”組成,原意指“舍去自己稍微多餘的部分”。

繁體

在繁體字中,棄餘的寫法為「棄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棄餘的寫法可能略有變化,但基本結構保持不變,即由“己”和“八”組成。

例句

1. 他決定棄餘一切,重新開始人生。

2. 我們應該對任何棄餘的機會表示感激。

組詞

棄貨、棄職、棄捐、棄兒

近義詞

抛棄、放棄、舍棄、丢棄

反義詞

保留、保存、收藏、保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