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賞罰。《後漢書·蔡邕傳》:“墨綬長吏,職典理人,皆當以惠利為績,日月為勞。襃責之科,所宜分明。”
“襃責”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古雅的複合詞,現多寫作“褒責”。其含義需從構字和古典用法兩個層面解析:
一、單字釋義
二、複合詞“褒責”的涵義
該詞屬反義複合結構,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動态語義:
三、現代辭書規範釋義
《漢語大詞典》明确釋義為:“贊揚與責備。指對人或事的評價。” 該詞現已罕用于口語,多見于研究古典文獻或曆史制度的學術場景。
權威參考文獻
許慎. 《說文解字》. 漢典網 https://www.zdic.net/hans/%E8%A4%83
張揖. 《廣雅》. 國學大師 http://www.guoxuedashi.com/kangxi/1555y/
範晔. 《後漢書·劉恺傳》.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ctext.org/hou-han-shu/liu-kai-zhuan
王念孫. 《廣雅疏證》. 古籍館 https://www.gujiguan.com/
脫脫. 《宋史·職官志》. 國學導航 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ss/index.htm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7年版.
“襃責”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bāo zé,其含義可拆解如下:
單字解析
組合含義
二字結合後,“襃責”指代賞罰,即通過獎勵與懲罰來規範行為。例如,古文中可能用此詞描述對功過的獎懲機制。
使用背景
該詞屬于古漢語用法,現代漢語中已較少見,常見于文言文獻或特定曆史文本中。
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白廳霸王别姬悲情步後塵采風車鈎趁手純陽巾錯錢單帳得出動秤兒動畫片兒敦適杜棄番客俸入槅察歸色跪獻寒膽後夜黃花菜晦闇降首兼域儉約繭子急赤白臉積民金牀景煥驚鸾回鳳鸠奪鵲巢酒市聚飲空腹楛耕枯木再生柳罐牧羝睨眴慶泰鬈曲缺月乳茗三宿戀森敞上嫚下暴私稱司法局碎嘴調序蹄涔體校同國通姻讬巧磈礧象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