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同一國家。《禮記·檀弓下》:“聞遠兄弟之喪,哭于側室;無側室,哭于門内之右。同國則往哭之。”
(2).猶同鄉邑。 宋 陳師道 《寄李學士》詩:“平日齊名多早達,莫年同國未情疎。”
“同國”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同一國家
指屬于同一個國家的人或事物,強調國家層面的歸屬關系。例如《禮記·檀弓下》中提到“同國則往哭之”,即對同國之人喪事的哀悼禮儀。
同鄉邑
引申為同一鄉邑或地域的人,帶有“同鄉”的意味。如宋代陳師道在《寄李學士》詩中寫道“莫年同國未情疏”,此處“同國”即指同鄉情誼。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詩詞背景,可參考《禮記》及宋代文學作品。
《同國》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同屬一個國家或同一種族。
拆分《同國》的部首是口和囗,筆畫數是9畫。
《同國》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大雅·蕩》:“永言孔碩、同于文王、于矢孔矣。”意為孔子和周文王志同道合,志向一緻。
《同國》的繁體字為「同國」。
古時候,《同國》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基本上地、口、囗的結構沒有變化。
1. 真誠合作,團結互助,我們大家是同國人,共建美好家園。
2. 盡管人來自不同的地方,但我們彼此間是同國兄弟姐妹,應該互相守望相助。
同國人、同國家、同國民、同國籍
同祖國、同胞
異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