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儉約的意思、儉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儉約的解釋

[economical] 儉省節約

刻苦儉約

詳細解釋

(1).儉省;節約。《荀子·非十二子》:“上功用,大儉約而僈差等。”《後漢書·郎顗傳》:“夫救奢必於儉約,拯薄無若敦厚。” 唐 杜甫 《送盧十四弟侍禦護韋尚書靈櫬歸上都》詩:“儉約前王體,風流後代希。”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一:“奢則妄取苟求,志氣卑辱,一從儉約,則於人無求,於己無愧,是可以養氣也。” 曹靖華 《往事漫憶--懷周6*6*來同志》:“你平易近人,自奉儉約,也是舉世罕見的。”

(2).簡單;單純。 葉聖陶 《倪煥之》一:“他看 煥之 有一對敏銳而清徹的眼睛;前額豐滿,裡面蘊蓄着的思想當然不會儉約。”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儉約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儉約”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節約使用資源、避免浪費的行為或态度,其内涵可從以下方面綜合理解:

1.基本含義與詞源

2.文化價值與曆史背景

3.使用場景與例句

4.近義詞與反義詞

5.當代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如杜甫詩句“儉約前王體”),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儉約的意思

儉約是指在生活中節約使用資源、不浪費的行為。通過合理利用物質、時間和金錢等資源,以達到節儉和保持適度的生活方式。

拆分部首和筆畫

儉約這個詞的部首是亻(人)和頁(頁),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儉約這個詞源自于《論語·衛靈公》中的一句話:“君子以儉德輔禮。”意思是說君子要以儉約的品德來輔助儀禮,即在儀式上要保持節儉。

繁體

儉約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儉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儉約的寫法有些不同。其中,“儉”的古體字是“儉”,表示一種謹慎、節儉的态度;而“約”的古體字是“約”,表示一個約定、約束的概念。

例句

1. 他生活儉約,每月能存下一大部分的工資。

2. 她通過儉約的生活方式,實現了旅行夢想。

3.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必須采取儉約的措施。

組詞

儉樸、節俗、節約、節省、節流。

近義詞

節儉、節約、節約使用。

反義詞

奢侈、浪費、揮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