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奪鵲巢的意思、鸠奪鵲巢的詳細解釋
鸠奪鵲巢的解釋
同“ 鳩居鵲巢 ”。《三國演義》第三三回:“今 袁熙 、 袁尚 兵敗将亡,無處依栖,來此相投,是鳩奪鵲巢之意也。”
詞語分解
- 鸠的解釋 鸠 (鳩) ū 鳥,鸠鴿科部分種類的統稱:鸠形鹄面(形容人因饑餓而很瘦的樣子)。鸠杖(古代頭上刻有鸠形之杖,年始七十者,由政府授給)。 聚集:鸠合(亦作“糾合”)。鸠集(亦作“糾集”)。 筆畫數:;
- 鵲巢的解釋 .鵲的巢穴。.《詩·召南》篇名。《詩·召南·鵲巢序》:“鵲巢,夫人之德也。國君積行累功,以緻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鳩,乃可以配焉。”後遂以“鵲巢”指婦人之德。 唐 陸贽 《冊杞王妃文》:“明
網絡擴展解釋
“鸠奪鵲巢”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含義
- 核心比喻:指斑鸠強占喜鵲的巢穴,比喻用不正當手段侵占他人的居所、地位或成果。含貶義,強調“強占”行為。
出處
- 最早見于《詩經·召南·鵲巢》,但明确使用該成語的文獻是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今袁熙、袁尚兵敗将亡,無處依栖,來此相投,是鸠奪鵲巢之意也。”。
用法
- 語法功能:多作定語或賓語,如“此舉實為鸠奪鵲巢”。
- 適用場景:描述強占資源、職位、成果等行為,常見于文學、曆史或社會評論中。
近義詞
延伸知識
- 成語結構為“主謂式”,拼音為jiū duó què cháo(注意“鸠”“鵲”均為一聲,“奪”為二聲,“巢”為二聲)。
- 與“鸠占鵲巢”含義相近,但“奪”字更突出主動搶占的侵略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典故或例句,可參考《三國演義》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鸠奪鵲巢》一詞的意思及來源:
這個成語意指某人借助他人的力量或資源來奪取他人的地位、名譽或財産。它源自于古代寓言故事中的一則故事,講述一隻鸠鳥搶占了一隻鵲鳥的巢穴,鵲鳥最終無法抵抗而被逼離巢的情節。
拆分部首及筆畫:
《鸠奪鵲巢》這個詞由三個漢字組成。其中,《鸠》的字形拆分部首是鳥,它共有10劃;《奪》的字形拆分部首是夂,它共有4劃;《鵲》的字形拆分部首是鳥,它共有14劃。
繁體及古時候漢字寫法:
《鸠奪鵲巢》的繁體字形為「鳩奪鵲巢」。在古時候,對應的漢字寫法為「鳩奪鵲巢」。
例句:
他通過利用别人的努力鸠奪了鵲巢,獲得了不當的榮譽。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組詞: 鸠占鵲巢、鵲起鸠占、鸠委鵲竊等。
近義詞: 搶親奪妻、篡奪權位。
反義詞: 守株待兔、袖手旁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