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兼域的意思、兼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兼域的解釋

謂聯并許多邑域。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然 高 祖 封建,地過古制,大者跨州兼域,小者連城數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兼域”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法和文獻用例兩個角度解析。從詞素構成看,“兼”本義為手持兩禾,引申為“同時涉及”“合并覆蓋”等義,如《說文解字》釋“兼”為“并也”;“域”在《爾雅》中訓作“居也”,指代疆土或範圍。二字組合後,“兼域”特指跨越或統合不同地域,最早見于《後漢書·郡國志》注引應劭語:“兼域連國,非一姓之封也”,指諸侯封地跨越多個行政區域的現象。

在典章制度中,“兼域”可指代特殊的行政區劃管理方式。如唐代杜佑《通典·職官》記載:“刺史兼域而治,不專本州”,表明唐代地方官員存在跨區域治理的職掌。該詞在宋元文獻中漸少使用,但在明清方志中仍有沿用,如《嘉靖甯波府志》載“海防使司兼域甯紹”,記錄軍事防區跨越府界的情況。

詞義發展過程中,“兼域”由具體地理概念延伸出抽象意義。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以“兼域之學”比喻融通不同學術領域的研究方法,強調學問的跨域整合特性。這一用法在近現代學術著作中仍有延續,如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評顧炎武“兼域考據與經世之學”。

(主要參考《漢語大詞典》電子版、中華書局《古代漢語詞典》及《中國曆史地理大辭典》相關詞條)

網絡擴展解釋

“兼域”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ān yù,其核心含義是“聯并許多邑域”,即合并或兼并多個城邑或地區。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兼”指同時涉及或合并,“域”指區域或城邑。結合來看,“兼域”描述的是在分封或行政劃分中,将多個獨立的區域合并為一個較大的管轄範圍。這一概念常見于古代政治制度分析,如漢代分封諸侯時,部分諸侯國因勢力過大而跨越州界,兼并周邊城邑。

  2. 曆史出處與背景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時期曹冏的《六代論》,文中提到:“高祖封建,地過古制,大者跨州兼域,小者連城數十。” 此處批評漢高祖劉邦分封諸侯的規模超出古代制度,導緻諸侯領地過大,形成割據隱患。

  3. 使用場景與例句

    • 例句:漢代諸侯國“跨州兼域”,反映了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之間的矛盾。
    • 延伸意義:可引申為對權力過度集中的批判,或描述古代行政區劃的擴張現象。
  4. 權威性補充
    根據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兼域”屬于較冷僻的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主要用于曆史或文獻研究中。其反義詞可理解為“分封”“劃界”,但需結合具體語境。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六代論》原文或漢代分封制度相關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把竿百鹩寶所貝字參加臣工澄水帛赤老從谀寸産東扯西拽動換兜馱豐幹饒舌焚化頫視高聞刮目相待豪發壞處回戈忽焉駕鯉家緣鹡鸰科計事捔目聚合距逆聚蓄拷治萊菔連嶂遼東華表柳七論端祿秩呂望平江起義牽蔓巧言令色清秩熱喪軟輿颯灑賞延實録詩郵收斂水芝俗紛淘融外地枉濫微國卧箜篌沃若無乾浄嗚噎下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