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罚。《后汉书·蔡邕传》:“墨綬长吏,职典理人,皆当以惠利为绩,日月为劳。襃责之科,所宜分明。”
“襃责”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古雅的复合词,现多写作“褒责”。其含义需从构字和古典用法两个层面解析:
一、单字释义
二、复合词“褒责”的涵义
该词属反义复合结构,需结合语境理解其动态语义:
三、现代辞书规范释义
《汉语大词典》明确释义为:“赞扬与责备。指对人或事的评价。” 该词现已罕用于口语,多见于研究古典文献或历史制度的学术场景。
权威参考文献
许慎. 《说文解字》. 汉典网 https://www.zdic.net/hans/%E8%A4%83
张揖. 《广雅》. 国学大师 http://www.guoxuedashi.com/kangxi/1555y/
范晔. 《后汉书·刘恺传》.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https://ctext.org/hou-han-shu/liu-kai-zhuan
王念孙. 《广雅疏证》. 古籍馆 https://www.gujiguan.com/
脱脱. 《宋史·职官志》. 国学导航 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ss/index.htm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年版.
“襃责”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bāo zé,其含义可拆解如下:
单字解析
组合含义
二字结合后,“襃责”指代赏罚,即通过奖励与惩罚来规范行为。例如,古文中可能用此词描述对功过的奖惩机制。
使用背景
该词属于古汉语用法,现代汉语中已较少见,常见于文言文献或特定历史文本中。
若需进一步考证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鞭策斥卖凑数窜迹踮脚顶收堵车发光费钞非毁副贡浮光跃金赓歌工缴费搆煽龟胸寒族槐芽饼怀贞划粥割齑降红谏职搢铎进脯岌嶪狷察菊道人居居俊民客窗空心架子老母老朽连纚猎获蛉蜻马到成功门子明旨其外驱逐令僧塔上覆芟薙稍许省便神头鬼脸疏觕四始它它藉藉特赦脱换顽悍韦绔仙人球侠奴贤懿小庭下视胁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