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謂“象法”住世之域。即弘揚佛法所及的國土。 唐 王勃 《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賢聖不仁,奔馳象域。”
“象域”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和來源:
《象域》一詞的意思是“大象的領地”或“大象居住的地方”。它可以拆分為 “⺧”和“土”,其中 “⺧”是象的意思, “土”表示土地。
《象域》的拆分部首是“⺧”,即象部。它屬于象形字,由象的外形演變而來。
《象域》一詞的筆畫數為10畫,其中“⺧”部4畫,“土”部6畫。
《象域》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說文解字》。在該書中,它被定義為“象的領地”。
《象域》的繁體字為「象域」。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和《說文解字》,古時候《象域》的寫法為「⺧土」。
以下是一些使用《象域》的例句:
1. 這片森林是大象的象域。
2. 這個國家保護了大象的象域。
一些由《象域》組成的詞語有:
1. 象牙:象牙是象的牙齒,常用來制作藝術品。
2. 象棋:象棋是中國傳統的棋類遊戲,棋盤上的棋子有象、馬等象征物件。
近義詞:
1. 象壽:象壽與象域的“象”部首相同,壽表示壽命,表示大象的壽命。
2. 象限:象限與象域的“象”部首相同,限表示界限,指大象活動的區域。
反義詞:
1. 鳥境:鳥境指的是鳥類活動的區域,與象域相對。
2. 獸域:獸域指的是野獸的領域,與象域相類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