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缺月的意思、缺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缺月的解釋

不圓之月。 唐 杜甫 《宿鑿石浦》詩:“缺月殊未生,青燈死分翳。” 王洙 注:“缺,殘也。” 宋 蘇轼 《蔔算子》詞:“缺月挂疎桐,漏斷人初靜。” 明 王世貞 《答明卿聞元美擢禦史中丞喜而有寄》之一:“浮雲多晻曀,缺月向誰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缺月”指不圓的月亮,即月亮的殘缺狀态,常見于古詩詞中表達特定意境。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字面意義為“未盈滿的月亮”,即月亮處于上弦、下弦或其他非滿月的形态。例如蘇轼《蔔算子》中的“缺月挂疏桐”,即以缺月烘托孤寂氛圍。

  2. 文學中的象征

    • 杜甫《宿鑿石浦》用“缺月殊未生”描繪夜色未深的場景;
    • 王世貞詩句“缺月向誰明”借月缺暗喻人事缺憾;
    • 現代用法多延續古意,如“月缺月圓”比喻人生起伏。
  3. 延伸比喻
    在成語用法中,可引申為“事物不完整”或“人才不足”(如“團隊如缺月,尚待補全”),但此義項使用頻率較低。

“缺月”既描述自然現象,也承載文學與情感表達,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具體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缺月

《缺月》是一個動詞詞組,意思是月亮缺少了一部分,隻有一半亮。

拆分部首和筆畫:缺(辶+夬,9畫)月(厶+月,4畫)。

來源:《缺月》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詩中,形容月亮隻有半圓的景象。

繁體字:缺月(無月)。

古時候漢字寫法:缺月(缶月),以缺在月上面表示,缺字下面有一個折彎的弓形即“月”。

例句:夜空中的明亮,已經不再是晴朗的圓月,而是一輪缺月,半明半暗。

組詞:缺損、缺少、缺陷。

近義詞:殘月、半月。

反義詞:圓月、滿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