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降首的意思、降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降首的解釋

(1).降服,投降。《後漢書·西域傳序》:“雖有降首,曾莫懲革,自此浸以疏慢矣。” 李賢 注:“首,猶服也。”《魏書·崔亮傳》:“若畏威降首者,自加蠲宥,以仁為本,任之雅算。”《資治通鑒·晉武帝太康元年》:“ 晧 懼,乃圖降首。”

(2).投降的首領。猶降将。《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蜀 軍分據險地,前後五十餘營, 遜 隨輕重以兵應拒,自正月至閏月,大破之,臨陳所斬及投兵降首數萬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降首”在漢語詞典中屬于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語義可拆解為兩部分:

  1. “降”:本義指自上而下的移動,《說文解字》釋為“下也”,引申為“歸順、屈服”之意,如《左傳》有“降服而囚”的記載。
  2. “首”:甲骨文象形為頭部,《玉篇》釋為“頭也”,後衍生出“首領”“第一”等含義。

二者組合後,“降首”在古文獻中多指向“投降的首領”或“主動歸順的行為主體”,例如《三國志·吳書》載“賊帥降首,皆編戶之民”(來源: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該詞在近現代漢語中已逐漸被“降将”“歸順者”等表述替代,但仍見于曆史文獻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降首”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降服、投降
    指在戰争或沖突中屈服、歸順對方。例如《後漢書·西域傳序》記載:“雖有降首,曾莫懲革,自此浸以疏慢矣。” 這裡的“首”通“服”,表示臣服之意。

  2. 投降的首領(降将)
    特指主動投降的敵方将領。如《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提到:“臨陳所斬及投兵降首數萬人”,此處“降首”即指歸順的敵方将領。

二、使用特點

三、古籍例證

出處 例句 含義
《後漢書》 雖有降首,曾莫懲革 歸順行為
《三國志》 投兵降首數萬人 投降的士兵與将領
《資治通鑒》 晧懼,乃圖降首 謀劃投降

建議在閱讀古籍時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該詞,現代使用中更推薦“投降”“降将”等明确表述。

别人正在浏覽...

傲性部大蠶豆象長長成都蔔稱孤吃老本寸補丹訣洞冶婦人拜富贍幹岡高詠根深柢固工業品骨梗谷神好奇心橫迸簡便假容羁轭津沽矜峻矜燿羁絏捐贈孔曾連木劣撅醴醪禮賞流氣蘿蔔花蘆竹麥芒刀眇芒憫諒摩滅木商年近古稀齧齧奴下沛徂樸略披紅挂彩辟就迫不得已巧捷萬端畦夫犬夷嗓黃深謀遠慮書不盡意枉轍翁博下釣子險敻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