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高躔的意思、高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高躔的解釋

指星空。躔,星辰運行的度次。 唐 劉禹錫 《楚望賦》:“宿麗潛芒,獨行高躔。” 宋 孔文仲 《三階平則風雨時賦》:“上燦高躔,既色齊而光大,俯呈休驗,俾根著之滋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高躔(gāo chán)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主要見于古代文獻,具有特定的天文和引申含義。其詳細解釋如下:

  1. 本義:指日月星辰在天空運行的高位軌迹

    • “高”指位置高遠,“躔”原指獸類行走的足迹,引申為日月星辰在天空運行的軌迹、路徑或位置。因此,“高躔”字面意思指星辰(尤其是日、月)在天空高處運行的軌道或所處的尊貴位置。它常用于描述太陽或特定重要星宿(如北鬥)的運行。
    • 來源參考:《漢語大詞典》(第12卷,第155頁)、《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3432頁)。
  2. 引申義:指顯貴的地位或身份

    • 由于星辰(尤其是日、月、北鬥)在古代文化中象征尊貴與權威,其運行的“高躔”便被用來比喻人世間顯赫的地位、崇高的官位或尊貴的身份。
    • 來源參考: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第1435頁)在解釋“躔”時提及此引申用法;《漢語大詞典》(第12卷,第155頁)亦收錄此義項。

書證示例:

“高躔”的核心含義是星辰(尤指日、月、北鬥)在天空高處的運行軌迹或位置,并由此引申比喻人世間顯赫尊貴的地位。

網絡擴展解釋

“高躔”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星空,其中“躔”特指星辰運行的軌迹或度次()。該詞常用于描繪天體運行的宏闊景象,具有文學化的表達特征。

二、字詞解析 • 高:形容天空或方位的高遠。 • 躔:原指日月星辰運行的軌道,後引申為天體運行的規律性軌迹。

三、文獻出處

  1. 唐代劉禹錫《楚望賦》:“宿麗潛芒,獨行高躔”——描繪星辰隱匿光芒、獨自運行于高天。
  2. 宋代孔文仲《三階平則風雨時賦》:“上燦高躔”與“俯呈休驗”對仗,表現天象與人間物候的對應關系()。

四、用法總結 多用于古代詩詞賦體,現代已較少使用。其意象常與天文觀測、自然規律等主題相關,承載着古人對宇宙運行規律的樸素認知和審美表達。

注:該詞在現代權威辭書中收錄較少,使用時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柏梁台八節風賓朋滿座避眼不方便槽曆朝東暮西朝昔遲夷醇駁摴蒲錦從風而服脆繃待接大命彈片大勇底麗鳳樂分明浮石沉木割壤孤厲寒雁鶴體魂鑒護惜交叉火力焦唇乾舌機秉譏論警亮絶妙好辭軍饷渴念葵花六等柳膠鸬鶿冥契目子錢配置羣落趨澤騷達奴神妙十二衣石韋水菽貪狠天成恬噪鐵甲兵輪徒水皖皖為他人做嫁衣裳為着問鼎中原香灰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