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遲夷的意思、遲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遲夷的解釋

停留不前貌。 唐 蘇源明 《秋夜小洞庭離宴》詩序:“共載小舟……入 小洞庭 ,遲夷徬徨,眇緬曠樣。” 清 王士禛 《<蠶尾集>自序》:“而其湖山之勝,又曠邈靚麗,能使臨汎者徬徨,登眺者遲夷,怊悵而忘返。”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遲夷”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詞語,其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一、基本含義

  1. 停留不前貌
    這是最主流的解釋,指人或事物停滞、徘徊的狀态。例如唐代蘇源明在《秋夜小洞庭離宴》中用“遲夷徬徨”描寫泛舟湖上時流連忘返的情景;清代王士禛的《<蠶尾集>自序》中,也以“遲夷”形容登高望遠時的駐足凝思。

  2. 引申為遲到或拖延者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其原始含義與遊牧民族中“遲到者”相關,後泛指引申為拖延之人。但此用法在古籍中較少見,可能是現代對古義的擴展解讀。


二、使用場景與例句

  1. 文學描寫
    多用于詩文中的環境或心理刻畫,如:

    “臨汎者徬徨,登眺者遲夷”(《<蠶尾集>自序》),表現面對壯麗景色時的駐足沉浸。

  2. 行為描述
    可形容行動猶豫、遲緩,如“遲夷徬徨”中的徘徊不前。


三、詞源争議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全唐詩》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遲夷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人們遲鈍、拙笨的樣子。 拆分該字的部首是辶和夭,共計9個筆畫。 遲夷一詞的來源比較模糊,可能與《爾雅·釋言》中的“遲拙”一詞有關。繁體字為遲夷。 在古代,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地區,遲夷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西周初期,遲夷的寫法是辶夭進兩點,而到了西周末年代,寫法變為辶世。 這個詞可以在句子中使用,例如:“他的反應真是遲夷,簡直讓人無法忍受。” 一些與遲夷相關的組詞包括:遲鈍、遲緩、愚笨等。與遲夷意思相反的詞可以是敏捷、聰明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對你有所幫助和回答你的問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