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柏梁台的意思、柏梁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柏梁台的解釋

(1). 漢 代台名。故址在今 陝西省 長安縣 西北 長安 故城内。《三輔黃圖·台榭》:“ 柏梁臺 , 武帝 元鼎 二年春起此臺,在 長安 城中北門内。《三輔舊事》雲:以香柏為梁也,帝嘗置酒其上,詔羣臣和詩,能七言者乃得上。太 初 中臺災。”

(2).泛指宮殿。 明 何景明 《諸将入朝歌》之三:“羣公陪宴 柏梁臺 ,殿上傳呼萬壽杯。” 清 陳學泗 《紀事》詩之二:“衮龍新幸 柏梁臺 ,供奉傳呼走馬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柏梁台”是漢代著名建築,具有曆史與文學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建築背景

  1. 建造與結構
    柏梁台由漢武帝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建造,位于長安城北門内(今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柏梁村附近),因以香柏木為梁而得名。

  2. 功能與事件
    漢武帝曾在此設宴,要求群臣創作七言詩,隻有符合條件者方可登台賦詩,開創了“柏梁體”聯句形式。後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毀于火災。

二、文學與引申含義

  1. 代指宮殿或宮廷活動
    唐代詩詞中常以“柏梁台”泛指宮殿,如唐太宗詩句“高宴柏梁前”即借指宮廷宴飲。

  2. 比喻義(較少見)
    部分文獻将其引申為“才智品德超群”的象征,如成語用法,但此意多見于特定語境。

三、現代遺址

其遺址位于西安市未央區漢長安城遺址内,屬建章宮北側,現為文物保護單位。


提示:若需更詳細的曆史記載,可參考《漢書》《三輔黃圖》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柏梁台》的詞義 =================

《柏梁台》這個詞指的是一個古代的建築物,通常是皇帝或貴族所使用的行宮或寝殿。它一般建在高處,由上看可以俯視山川,非常壯觀。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柏梁台》的部首是木字旁,拆分後的筆畫是7畫。

來源和繁體 =================

《柏梁台》一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其中,“柏”是指一種桧木樹,寓意高貴和品質上乘,“梁”則是指承重的橫梁。因此,《柏梁台》可以理解為桧木樹搭建的高台。

在繁體字中,《柏梁台》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沒有太大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

在古代漢字中,《柏梁台》的寫法稍有不同。其中,“柏”字的古代寫法為“柏木”,“梁”字則寫作“梁木”。整個詞的古代寫法為“柏木梁木台”。

例句 =================

1. 皇帝在柏梁台上召見重臣,商讨國家大事。

2. 遠遠望去,柏梁台上的建築顯得格外莊嚴。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

組詞: 柏梁台樓、柏梁台閣、柏梁台殿

近義詞: 樓台、閣樓、高台

反義詞: 地下室、低谷、平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