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樹分泌的汁液,可入藥。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柳》:“柳膠,主治惡瘡,及結砂子。”
“柳膠”是漢語中的一個傳統藥用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指柳樹(楊柳科植物)分泌的汁液,屬于植物膠類物質。其名稱來源于《本草綱目》的記載,李時珍描述其可治療“惡瘡及結砂子”(即皮膚潰爛和體内結石類病症)。
藥用特性
傳統中醫認為柳膠具有清熱解毒、收斂瘡口的功效,常用于外敷或配伍其他藥物使用。現代研究顯示,柳樹汁含天然水楊苷成分,可能與阿司匹林的部分藥理作用相關,但需注意這與現代化學藥物“氯硝柳胺”并非同一物質。
文獻記載
主要見于明代《本草綱目·木二·柳》,後世醫書及《漢典》《知網百科》等工具書均有收錄,但現代臨床應用已較少見。
提示:若需了解現代柳樹提取物的應用,建議參考權威藥典或最新研究文獻。
柳膠是指從柳樹中提取的一種膠質物質,常用于制作膠水和膠合劑。柳膠具有黏性強、耐高溫、耐水等特點,適用于各種材料的粘接和修補。
柳膠的部首是木,總共有10個筆畫。
柳膠的來源主要是柳樹,柳樹是一種常見的落葉喬木,生長在濕潤的環境中。通過在柳樹幹上開口,柳膠會自然流出,然後收集、加工提取而得。
柳膠(柳膠的繁體字)
古代寫作柳膠(柳膠)。
1. 這種柳膠可以用來粘合木材。
2. 我們需要一些柳膠來修複破損的陶瓷。
膠水、膠合劑、植物膠、膠料
樹膠、木膠
溶劑、稀釋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