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褒姒”。 周 時 褒國 女子, 姒 姓。 周幽王 伐 褒 , 褒侯 進 褒姒 ,為 幽王 所寵幸。性不好笑。 幽王 悅之萬方不得。乃舉烽火以召諸侯,諸侯急至,而無外敵入寇事, 褒姒 大笑。 幽王 遂數舉烽火,以博 褒姒 之笑。後 申侯 與 犬戎 攻 周 , 幽王 又舉烽火,諸侯以為戲,不至, 幽王 被殺。《詩·小雅·正月》:“赫赫 宗周 , 襃姒 烕之。”《國語·晉語一》:“ 周幽王 伐 有襃 , 襃 人以 襃姒 女焉。”《楚辭·天問》:“ 周幽 誰誅?焉得夫 褒姒 ?”參閱《呂氏春秋·疑似》、《史記·周本紀》。
關于“襃姒”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建議對曆史細節感興趣者可查閱《史記·周本紀》《列女傳》等原始文獻。
《襃姒》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意思是“尚方寶劍的簪子”。在古代,襃姒是指用于裝飾并固定尚方寶劍的簪子。這個詞常用于形容或比喻特别珍貴或獨一無二的東西。
《襃姒》的拆分部首是“衣”和“女”,其中“衣”為衣服的意思, “女”為女子的意思。拆分後的部首和筆畫分别是:“衣”(1畫)和 “女”(3畫)。
《襃姒》一詞最早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文獻《周書·雜志下》。在這本古代文獻中,記載了尚方寶劍簪子的事情。
繁體字的《襃姒》為「襃婿」,部首和筆畫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古時候《襃姒》的寫法是「襃婿」。
1. 這把古劍的襃姒是由純金打造的,非常華麗。
2. 她的歌聲如同一把襃姒,獨特而動人。
3. 這幅畫作品如同一件藝術品的襃姒,被藏家争相追捧。
組詞:襃劍、襃裝、襃傘。
近義詞:寶劍簪子、劍花。
反義詞:普通簪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