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淳絜的意思、淳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淳絜的解釋

見“ 淳潔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淳絜(chún jié)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合成詞,由“淳”與“絜”二字組合而成,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純潔質樸。其核心含義側重在品性純正、廉潔自守。以下從詞典釋義、字源分析與典籍用例三方面詳細闡釋:


一、詞典釋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收錄:

淳絜:指人品純厚高潔。

出處:

《後漢書·周澤傳》:“﹝周澤﹞性簡,忽威儀,頗失宰相之望。三轉為太常,清絜(通‘絜’)修古,有‘淳絜’之名。”

釋義:形容人秉性質樸,操守廉潔,不染污濁。


二、字源解析

  1. 淳(chún):

    • 《說文解字》:“淳,渌也。”本義為水清,引申為質樸、敦厚。

      《康熙字典》引《玉篇》:“淳,清也,樸也。”

    • 如“淳厚”“淳樸”,皆強調内在的純粹無僞。
  2. 絜(jié):

    • 《說文解字》:“絜,麻一耑也。”本指一束麻,後通“潔”(潔),表潔淨、清廉。

      《康熙字典》:“絜,清也。與‘潔’通。”

    • 如“絜身”“絜行”,指行為端正,廉潔自律。

二字結合後,“淳”重内在質樸,“絜”重外在操守,整體強調内外兼修的高潔品格。


三、典籍用例與權威佐證

  1. 《後漢書》:

    東漢周澤因生活簡樸、恪守古禮,被贊為“淳絜”,成為後世典範(見前文引《周澤傳》)。

  2. 《南史·何胤傳》:

    “胤雖貴顯,常懷止足,以淳絜自立。”

    描述南朝名士何胤雖居高位,仍以淳絜之德自我約束。

  3. 同義詞對比:

    • 清淳(清正淳厚):如《宋書·良吏傳》“清淳寡欲”。
    • 貞絜(堅貞高潔):如《晉書·列女傳》“貞絜之操”。

四、現代語義定位

在當代語境中,“淳絜”屬書面雅詞,多用于曆史人物評價或文學修辭,核心義未變:

定義:形容人本性淳樸,行為廉潔,兼具道德純粹性與行為自律性。

近義詞:清正、高潔、廉正。

反義詞:貪濁、奸猾、卑污。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康熙字典》(中華書局影印本)
  3.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4. 《南史》(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淳絜”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和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淳(chún):

    • 核心含義為樸實敦厚,如《漢典》解釋“淳樸”“淳厚”。
    • 亦有“濃厚”之意,如“淳酒味甘”(《論衡·自然》)。
  2. 絜(jié):

    • 此處讀作jié,通“潔”,指廉潔、清白。
    • 另有“明亮”“修飾”等引申義。

二、組合含義

“淳絜”即“淳厚而廉潔”,形容人兼具質樸品性與清廉操守。例如《後漢書》用“淳絜之風”描述毛義的品德。

三、相關說明

四、文獻例證

《後漢書·鄭均傳》:“淳絜之風,東州稱仁” —— 以“淳絜”贊頌地方官吏的清廉仁德。

建議結合《漢典》等權威工具書,或查閱《後漢書》原文進一步理解曆史語境中的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

邦棟闆戶徧存鼈臛兵書不憤不啟才術齒長莼羹鲈脍誕發大請大受丢手豆包浮根光寵衮衣綉裳黑非橫烈宏旨淮渎環絙洄漩節衣縮食精魂金雞柱伎巧咔啦可塔撲支悃質兩兼兩小無猜臨曆流暢龍景魯男子麻紴面衣密燕慕戀橋涵切切私語青蛟棄嬰起語綦轍日毂儒職掃帚星殺才上卿首屆說餅說不齊孰食它界痰症銅塹微軀邪蹊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