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緘縢的意思、緘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緘縢的解釋

(1).繩索。《莊子·胠箧》:“将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 郭象 注:“緘、縢,皆繩也。” 唐 柳宗元 《牛賦》:“皮角見用,肩尻莫保;或穿緘縢,或實俎豆。” 清 戴名世 《錢神問對》:“且又攝其緘縢,固其扃鐍。”

(2).封固。《後漢書·酷吏傳·陽球》:“諸奢飾之物,皆各緘縢,不敢陳設。” 宋 王禹偁 《茶園十二韻》:“緘縢防遠道,進獻趁頭番。” 清 錢謙益 《太常寺少卿賜谥鹿公墓志銘》:“權自外操,不至如帑金之緘縢不可問。”

(3).指緘封之書信。 宋 曾鞏 《與北京韓侍中啟》之一:“恨無羽翼之飛馳,與操幾杖;欲以緘縢之託寓,聊布腹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緘縢”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繩索

2.封固

3.緘封的書信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詩詞用例,可參考《莊子》、柳宗元文集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緘縢》的意思

《緘縢》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捆紮、綁縛。

拆分部首和筆畫

《緘縢》的拆分部首是缶(缶字部),拆分後的筆畫數為18畫。

來源和繁體

《緘縢》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是用缶字部的字形演變而來的。在繁體字中,該詞的寫法為「緘」和「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會根據時代的變化而有所演變。據研究,古時候《緘縢》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具體的寫法可參考古代文獻和古代文物。

例句

他用繩子将麥束緘縢在一起。

組詞

緘縢詞語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近義詞和反義詞

《緘縢》的近義詞是捆綁、縛綁,反義詞是解開、松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