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elong to]∶屬于(多指抽象事物)
榮譽歸于集體
(2) [result in]∶以…為結果
風停了,咆哮的大海也漸漸歸于平靜
(1).屬于。多用于抽象事物。 魯迅 《二心集·現代電影與有産階級一》:“曾經借着活字和紙張,而輸運開去,複制出來的思想,是有着使中世紀的封建底、舊教底社會意識,歸于壞滅的力量的。”如:光榮歸于祖國。
(2).趨向。 魯迅 《僞自由書·對于戰争的祈禱》:“四點鐘的時候, 中山路 複歸于沉寂。”如:經過讨論,大家的意見已歸于一緻。
“歸于”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通常用于書面語境:
表示“屬于”(多指抽象事物)
用于強調某種抽象屬性或榮譽的歸屬。例如:
表示“趨向、趨于”
指事物發展後的最終狀态或結果。例如:
補充說明:
歸于是一個動詞短語,表示歸結、歸類、屬于等意思。它具有歸屬于、歸納于的含義,用來指明某個事物的屬性或所屬。
《康熙字典》将歸歸分拆為彐和乂兩個部首,總共有7個筆畫。
歸于屬于漢語詞語,源于古代漢語。在繁體字中,歸于可以寫作歸於。
在古代,歸于的寫法略有不同。它是從左到右寫的,且包含6個筆畫。
1. 所有的責任歸于經理。
2. 這個問題可以歸于兩個方面來解決。
1. 歸類:将事物按照一定的标準分類。
2. 歸屬:表示某物屬于某人或某個團體。
3. 歸納:從個别到全面,從部分到整體地總結、歸納。
4. 歸一:使多個元素擁有相同的特性或屬性。
1. 屬于:表示某個事物在範圍内,符合某個類别或群體。
2. 隸屬于:表示某個組織或機構是屬于另一個組織或機構的。
1. 脫離:表示從原本的範圍、狀态中解脫出來。
2. 不屬于:表示某個事物不符合某個類别或群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