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庵摩羅的意思、庵摩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庵摩羅的解釋

(1).果名。即菴摩勒。

(2).佛教語。梵語amala的音譯。意譯為清淨識、無垢識。謂經修行,阿賴耶識脫離迷妄,達到清淨無漏時,則稱此名。《金剛三昧經·本覺利品》:“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菴摩羅。” 章炳麟 《建立宗教論》:“菴摩羅者,譯言無垢,即此阿賴耶識永離垢染而得此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庵摩羅(梵語:Amala)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植物學含義

庵摩羅指庵摩勒(又名餘甘子),是一種原産于印度、東南亞等地的果樹,果實可食用或入藥。該詞源自梵語音譯,中文常譯為“無垢果”或“清淨果”。

二、佛教術語

在佛教唯識學中,庵摩羅代表第九識,即“清淨識”或“無垢識”。其核心含義為:

  1. 修行成果:當第八識(阿賴耶識)通過修行去除迷妄,達到純淨無漏的狀态時,即轉化為庵摩羅識。
  2. 哲學内涵:象征超越煩惱的終極清淨境界,如章炳麟在《建立宗教論》中所述:“永離垢染而得此名”。

補充說明

據佛教傳說,庵羅樹女曾将庵羅園布施給佛陀作為講法場所(見),進一步賦予該詞宗教神聖性。部分文獻中“庵摩羅”也被引申為修行者居所(如庵堂),但此用法較少見。

以上解釋綜合了梵語原意、佛教哲學及文化典故,具體語境需結合文獻背景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庵摩羅(ān mó luó)這個詞是佛教中的詞彙,來源于梵語“Anumāra”。庵摩羅的拆分部首是“廣”和“目”,筆畫數為13畫。繁體字為「庵摩羅」。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庵摩羅采用了古篆字體,字形有所差異,不再使用現代常見的楷書字體。 庵摩羅在佛教中有特定的含義,通常指的是*********在修行過程中,通過禅坐和冥思靜慮來達到心靈的甯靜和超脫塵世的境界。它象征着禅修、冥想和解脫。 以下是一個使用庵摩羅的例句: 他每天堅持庵摩羅修行,希望能夠找到内心的平靜和覺醒。 組詞中可以使用庵摩羅的詞有庵摩羅修行、庵摩羅道場等。近義詞可能包括禅修、冥想、默觀。反義詞可能包括忙碌、浮躁、紛擾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向我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