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頭棒的意思、當頭棒的詳細解釋
當頭棒的解釋
猶言當頭棒喝。 茅盾 《路》十一:“他隻覺得這次新襲來的暴風雨似的鬥争恰好是苦悶到絕處的他的一下當頭棒。” 趙樹理 《三裡灣·出題目》:“ 有翼 挨了這麼一下當頭棒,覺着别的團支委和人談思想不是這樣的态度。”
詞語分解
- 當的解釋 當 (⑩噹) ā 充任,擔任:充當。擔(乶 )當。當之無愧。 掌管,主持:當家。當權。當政。 正在那時候或那地方:當時。當代。當初。當今。當即(立即)。當年。當街。當院。 面對着:當面。當機立斷。首當
網絡擴展解釋
“當頭棒”是一個漢語慣用語,通常用來比喻突然的警示或打擊,促使人醒悟。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核心含義:指通過強烈的言語或行動給予他人警示或打擊,使其猛然清醒。例如:“他挨了當頭棒,終于意識到錯誤。”
- 結構分析:屬于偏正短語,“當頭”修飾“棒”,強調打擊的直接性。
2.出處與用法
- 文學引用:茅盾在《路》中寫道:“這次鬥争像暴風雨般襲來,成了他苦悶中的一記當頭棒。”趙樹理在《三裡灣》中也用此詞描述角色受到思想沖擊的情景。
- 語境適用:多用于描述思想、行為上的警示,或現實中的突然打擊。
3.近義詞與擴展
- 同義詞:當頭棒喝、醍醐灌頂。
- 相關成語:“當頭一棒”與其含義相近,均強調突然的打擊或警告(如《五燈會元》中的禅宗公案)。
4.英文釋義
- 可譯為“a head-on blow” 或“a sudden warning”,體現其警示與沖擊的雙重含義。
“當頭棒”通過比喻手法,生動傳達了對人精神或現實層面的強烈沖擊,常見于文學和口語中,用以強調事件或言論的警醒作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當頭棒這個詞的意思是指突然發生的、不容忽視的事情或打擊。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當(彳日)頭(月)棒(木丷棒)
當頭棒一詞的來源并不确定,可能是民間流傳的口頭語。
在繁體字中,當頭棒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但沒有明确的記錄。
一些例句可以是:“他剛走出家門,當頭棒就來了。”、“沒有人預料到,公司突然破産,給大家來了個當頭棒。”
當頭棒的組詞可以是:打當頭棒、遭到當頭棒、意外當頭棒等。
與當頭棒近義的詞語可以是:突如其來、突然而至、出其不意等。
反義詞可以是:預料不到、事先知曉、看破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