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帝王發布的必行的號令。語出《漢書·劉向傳》:“《易》曰:‘渙汗其大號。’言號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 顔師古 注:“言王者渙然大發號令,如汗之出也。”《清史稿·刑法志三》:“若夫非常慶典,特頒汗號,使之蕩滌瑕穢,灑然自新,未始非仁政之一端。”
“汗號”一詞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語境區分:
來源與定義
源自《漢書·劉向傳》引《易經》“渙汗其大號”,指帝王發布的號令如汗水般不可收回,強調權威性和不可逆性。
曆史應用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形容人因焦慮而大汗淋漓并發出聲音的場景。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現代引申義。
《汗號》是一個網絡流行語,用于表示驚訝、尴尬、無語等情緒。它常常出現在文字、*********等表達方式中,表達者通常是遇到了某種出乎意料或令人尴尬的情況。
《汗號》是由“氵”和“號”兩個部首組成的。它的拆分方式為:氵(三畫)+ 號(五畫)。
《汗號》最早來源于中國一部網絡小說《盜墓筆記》,其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叫做“汗波爾”。後來,讀者們在網絡上引用這個角色的名字,通過加上驚訝或尴尬的表情,逐漸發展演變成為現在獨特的“汗號”。
繁體中文中,“汗號”一詞的寫法為「汗號」。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雖然沒有特定的寫法記載,但在古代文獻中常用“汗”字表示汗水。而“號”字在古代一般用來表示號召、稱號等含義。
1. 昨天上課遲到了,汗號!
2. 剛剛看到朋友的表演,簡直汗號到爆!
1. 汗流:汗水流出。
2. 號召:通過呼喊或其他方式來引導人們集中注意力或參與某事。
3. 號稱:以某種特定的事物或特點自居,自稱擁有某種稱號。
驚訝、尴尬、無語。
開心、自豪、驕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