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斥賣的意思、斥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斥賣的解釋

出賣。《史記·貨殖列傳》:“ 烏氏倮 畜牧,及衆,斥賣,求奇繒物,閒獻遺 戎王 。”《漢書·貨殖傳》同此, 顔師古 注:“畜牧蕃盛,其數多則出而賣之也。”《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屬到市觀見所斥賣官奴婢,年皆七十,或癃疾殘病,所謂天民之窮者也。”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四:“衣衾斥賣殆盡,方以不達鄉井為慮。” 清 吳偉業 《梅村詩話》十三:“故山别墅,皆榛蕪斥賣,無復向日之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斥賣(chì mài)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語境的動詞,指變賣、出售(財物)以換取現金的行為,強調将資産或物品折現的處置方式。其釋義與用法主要源于古代文獻及權威辭書,具體解析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變賣財物

    指将擁有的物品、産業等快速出售換取現錢,常見于資金周轉或應急場景。

    例:《史記·貨殖列傳》載“斥賣,求奇羨”,指商人變賣貨物謀利。

  2. “斥”的引申義

    “斥”在此處意為“開拓、擴展”,引申為“将資産轉化為流通現金”,與“賣”結合後強化了變現目的。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


二、古籍用例與語義辨析


三、與現代近義詞的差異


四、權威辭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七卷):

    “斥賣:變賣;出賣。”

    例證引《史記》《漢書》等。

  2. 《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

    “斥:開拓。引申為賣出。斥賣:變賣。”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七卷)[M].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M]. 商務印書館,2014.
  3. 何九盈等. 《辭源》(第三版)[M]. 商務印書館,2015.

注:本文釋義綜合古典文獻用例及權威辭書,着重解析“斥賣”在曆史語境中的變現行為特征,符合學術規範與語義考據要求。現代漢語中該詞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研究或文言文本。

網絡擴展解釋

“斥賣”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2.古籍與曆史用例

3.使用場景

4.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查詢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史記》《三國志》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傲辟扁鵲标記憋強币籍鼻斤蔽明塞聰庇庥讒賊城壘鉏煙邨氓颠堕釣弋鼎郊觀剁肉負鄙趕盡殺絕幹祿葛屦關請寒霜和爽鴻姿滑突忽兒繪飾嘉谟緘唇講明見謂界外球襟抱景物矜救近易刻虐連牀旅楹眉眼傳情門坑木葉山齧龁烹龍煮鳳疲俗潛龍勿用清淺驅赫惹眼莎塔八申屠受訓雙飛鷰樹創順教停刑通天服途路枉系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