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遍地。《文選·顔延之<宋郊祀歌>》:“亘地稱皇,罄天作主。” 李周翰 注:“亘,徧也。”
(2).地之終極處。 明 顧绛 《龍門》詩:“亘地 黃河 出,開天此一門。”
“亘地”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遍地、遍布大地
指事物廣泛覆蓋整個地面,強調空間上的延展性。例如《文選·顔延之<宋郊祀歌>》中“亘地稱皇,罄天作主”,李周翰注解“亘”為“徧(遍)”,即“普遍”之意。
地之終極處
表示地理上的盡頭或邊界,常用于描述自然景觀的壯闊。如明代顧绛《龍門》詩“亘地黃河出,開天此一門”,用“亘地”形容黃河從大地盡頭奔湧而出的景象。
補充說明:
亘地(guàn dì)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指地域廣闊、遼闊無垠的意思。
亘地的部首是一,并且總共有4個筆畫。
亘地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禮·地官祠》:“亘原祀。穆天子曰:‘犧疏既亘地。”其中的“亘地”意為“廣泛遍及”。
在繁體中文中,亘地的寫法為「亙地」。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亘地通常是用“匕”代替現代漢字中的“廠”作為上部分,寫作「匕土」。
1. 這片亘地被譽為大草原,風光旖旎。
2. 他在亘地旅行了一個月,真是身心愉悅。
亘地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以下詞組:
1. 亘古亘今:意為存在了很久,經曆了很多年代。
2. 亘山矯矗:形容山勢高聳。
3. 亘古通今:意為存在了很久,與現在同樣適用。
與亘地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遼闊:形容廣闊、開闊。
2. 廣袤:形容地方廣闊無邊。
3. 延伸:指向某個範圍内不斷擴展。
與亘地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狹小:指有限、不廣闊。
2. 局限:指受到限制,不具備廣泛性。
3. 有界:指有明确邊界,沒有無限延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