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茖蔥的意思、茖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茖蔥的解釋

[longroot onion] 一種百合科植物( Allium victorialis ),多年生草本。具根狀莖,葉三三片,長橢圓形。夏日莖頂簇生細花,傘狀排列。莖、葉和種子可供藥用

詳細解釋

一種野蔥。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稱山蔥。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茖蔥》:“茖蔥,野蔥也,山原平地皆有之。生沙地者名沙蔥,生水澤者名水蔥,野人皆食之,開白花,結子如小蔥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茖蔥(Allium victorialis)是百合科蔥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漢語詞典釋義及植物學特征如下:

一、詞典釋義

茖蔥

讀音:gè cōng

釋義:

一種野生蔥屬植物,古稱“山蔥”或“隔蔥”。其鱗莖可食,葉似蔥而中空,花呈傘形花序,多生于山地林緣或草叢中,兼具食用與藥用價值。

來源: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茖"字條:

“茖蔥,植物名……葉長卵形,似蔥,中空,花小,白色。”

《漢語大詞典》電子版(需訂閱訪問)


二、植物學特征(補充權威描述)

  1. 形态特征

    • 鱗莖:圓柱形,外被棕褐色網狀纖維鞘。
    • 葉片:2-3枚基生,寬橢圓形至披針形,長8-20厘米,背面脈隆起。
    • 花果:傘形花序球狀,花白色或淡黃色;花期6-8月。

      來源: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

      線上版條目

  2. 分布與生境

    分布于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及四川等高海拔山區,常見于海拔1000-2500米的陰濕林下。

    來源:中國自然标本館(CVH)

    物種分布圖


三、文化與應用


四、辨析要點

區别于栽培蔥(Allium fistulosum):

注:古籍《爾雅·釋草》"茖,山蔥"為最早定名依據,見漢典古籍庫

網絡擴展解釋

茖蔥(學名:Allium ochotense)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含義和特征如下:

一、植物學特征

  1. 形态特征
    鱗莖近圓柱狀,外皮呈網狀纖維結構,葉片為倒披針狀橢圓形,具平行脈,花莖頂端簇生白色或淡綠色傘形花序,花期6-8月。

  2. 分布與生境
    主要分布于中國東北、華北及西北地區,多生長于海拔1000-2500米的陰濕山坡、林下或溝邊,國外見于北溫帶地區。

二、名稱與曆史

三、藥用與食用

  1. 藥用價值
    鱗莖及全草可入藥,性辛微溫,含硫化物及皂苷類成分,具有止血、散瘀、化痰、鎮痛等功效,常用于風寒感冒、跌打腫痛等症。
  2. 食用用途
    嫩莖葉可食用,民間常作野菜,口感辛辣似蔥蒜。

四、其他含義

在成語用法中,“茖蔥”偶被引申為形容植物茂盛或事物繁榮的比喻,但此用法較少見且非主流。


注:如需更完整的植物圖譜或化學成分數據,的詳細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

白盛保不嚴繃吊愊臆蔔錢粲然可觀常賣讒口程姬之疾穿花兒大工告成大拿大帥地磅凍飈都省斷決如流對屬堵嘴沸滾幹诟耕耘樹藝宮所貫繩還名函蓋汗馬之功醮祭較談截指粳糧金鼠之變禁執虮虱臣拘押開讀科輸賴歹蓼藍六卿擄奪盧瞳闵亂思治囊撲難解捏報匹溢鋪尺七家茶秋駕秋月熱氣删訂賞延銅權無樂向笛仙姑小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