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種禦馬的技藝。《呂氏春秋·博志》:“ 尹儒 學禦,三年而不得焉,苦痛之,夜夢受秋駕於其師。” 高誘 注:“秋駕,禦法也。” 陳奇猷 校釋引 顔師古 曰:“《莊子》有秋駕之法者,亦言駕馬騰驤秋秋然也。”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七五:“秋駕安可學, 東野 窮路旁。”
(2).指難以學成的道術。 清 金農 《懷吳門陸峤》詩:“終歲淹秋駕,何時綴玉班。”
(3).法駕,皇帝的車馬。《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念負重於春冰,懷禦奔於秋駕。” 李善 注引 司馬彪 曰:“秋駕,法駕也。” 唐太宗 《執契靜三邊》詩:“秋駕轉兢懷,春冰彌軫慮。”
“秋駕”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解釋需結合不同文獻和語境綜合分析:
禦馬技藝
指一種高超的駕馭馬匹的技術。據《呂氏春秋·博志》記載,尹儒學禦三年未成,後夢中得師授“秋駕”,說明其技法精妙難習。三國阮籍《詠懷》中“秋駕安可學”亦用此意,暗喻技藝之艱深。
難以掌握的道術或學問
清代金農詩句“終歲淹秋駕”以此比喻長期鑽研卻難有所成的學問,引申為高深玄奧的學術領域。這一用法多見于文人詩作,具有抽象化引申特征。
帝王車駕(法駕)
在《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及唐太宗《執契靜三邊》中,“秋駕”代指帝王儀仗車馬,屬禮儀性稱謂。李善注引司馬彪言“秋駕,法駕也”,明确其皇家專屬屬性。
注意:部分網絡解釋(如“秋天駕車旅行”)屬于現代誤讀,未見于權威古籍。建議參考《呂氏春秋》《文選》等原典或權威辭書以獲準确釋義。
秋駕(qiū jià)是一個成語,指的是秋天駕車或騎馬旅行。它蘊含了秋日的景色與行程的美妙之處。
秋駕的部首是秋(qiū)的“禾”部,筆畫分别是11畫和7畫。
秋駕最早出現在唐代杜牧的《秋駕》詩中,後來漸漸流傳開來。它形象地表達了秋天駕車遊覽的意境。
《秋駕》是秋駕的繁體字寫法。
在古代,秋駕的寫法有所變化,以篆書為例,秋字的寫法為“秋”(上部)+“冖”(下部),駕字的寫法為“馬”(左部)+“權”(右部)。但現代漢字寫法已經統一為秋駕。
秋風起 悠然秋駕,向山區旅行,欣賞美麗的秋景。
秋風、駕車、駕馬、秋天、騎行等。
秋遊、秋行、秋旅等。
春駕、夏駕、冬駕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