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含藍汁,可制染料。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藍澱》:“凡藍五種,皆可為澱。茶藍即菘藍,插根活。蓼藍、馬藍、吳藍等皆撒子生。近又出蓼藍小葉者,俗名莧藍,種更佳。”
“蓼藍”是一種具有重要曆史和文化價值的植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蓼藍”的正确讀音為liǎo lán(),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屬蓼科蓼屬,與辣蓼草為近親。其莖呈紅紫色,葉片卵形或長橢圓形,幹後呈暗藍色,花淡紅色,結黑褐色瘦果()。
染色功能
蓼藍的葉子含靛甙,經發酵氧化後可提取靛青染料,是古代絲綢、麻布的主要藍色染料來源。
藥用價值
作為清熱類中草藥,其葉和莖可入藥,功能包括解毒、解熱、殺菌()。
蓼藍别稱衆多,如大青、靛藍、藍靛葉等()。因其染色特性,古詩詞中常以“藍”代指,如《詩經》中“終朝采藍”即描述其采集場景()。
如今,蓼藍仍用于傳統工藝染色和中藥制劑,但因工業化染料普及,野生資源減少,需加強保護()。
如需進一步了解植物學細節或古籍記載,可參考、2、8等來源。
《蓼藍》(liǎo lán)是一個中文詞語,用來形容一種藍色的花朵。蓼藍花是一種小型的多年生花卉,花朵呈現出深藍色,非常美麗。
《蓼藍》這個詞的部首是"艹",表示草類植物。它一共有12個筆畫,寫法稍微有一些複雜。
《蓼藍》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中,例如《詩經》和《楚辭》等。蓼藍花的美麗和深藍色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逐漸被用來形容其他事物的藍色。
繁體字中的《蓼藍》是「蓼藍」。繁體字在部首和筆畫上與簡體字相同,隻是形态上略有差異。
在古代漢字中,蓼藍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類似于現代的寫法的變體。因為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存在多種變種,所以在不同的文獻中會有一些差異。
1. 他穿着一件蓼藍色的襯衫,非常潇灑帥氣。
2. 大海的顔色就像一片蓼藍,讓人心情甯靜下來。
3. 她的眼睛像蓼藍一樣藍,清澈而明亮。
組詞:蓼藍花、藍藍的
近義詞:青藍、蔚蔚
反義詞:紅色、黃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