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拘押的意思、拘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拘押的解釋

[arrest] 拘禁;扣押

詳細解釋

拘禁,扣押。 茅盾 《喜劇》二:“捕頭隻罵了一頓,并不肯用拘押的方式來替他解決嚴重問題的住與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拘押是漢語中的法律術語與日常用語,指依法暫時限制人身自由的行為。根據權威辭書及法律文獻,其釋義與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字義構成

    • “拘”指逮捕或限制(《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 “押”意為看管、關押(《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組合後表示“暫時控制人身自由,防止逃脫或繼續犯罪”。

  2. 法律定義

    在司法語境中,拘押特指司法機關(如公安機關)對嫌疑人采取的臨時性強制措施,期限通常不超過24小時(《刑事訴訟法》第92條)。其性質區别于長期羁押,強調程式性與緊迫性(中國法律出版社《法律術語大辭典》,2020年)。

二、使用場景與示例

  1. 司法程式

    例:警方在偵查中可依法拘押犯罪嫌疑人,并于24小時内決定是否刑事拘留(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庫)。

  2. 日常引申義

    例:民間偶用“拘押”比喻對人或物的強行控制(如“拘押證件”),但此用法非規範法律術語(《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8年)。

三、相關概念辨析


權威參考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官網:http://www.cp.com.cn/book/7e880f6e-6.html
  2. 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刑事訴訟法》):https://flk.npc.gov.cn
  3.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https://www.court.gov.cn/shenpan-xiangqing

網絡擴展解釋

拘押是法律術語,指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拘押(又稱羁押)是指在一定期限内,通過拘留或逮捕方式限制個體人身自由的強制狀态,主要適用于刑事訴訟中的嫌疑人或被告人。其目的是防止逃跑、自殺、串供或毀滅證據,确保司法程式順利進行。

  2. 法律依據與場所

    • 根據中國刑事訴訟法,拘押對象為被拘留或逮捕的人,常見場所包括看守所、監獄等專門羁押機構。
    • 曆史上,如明朝《明律·刑律》規定可羁押被告及案件告訴人,直至案情查明。
  3. 與相關概念的區别
    拘押不同于短期拘留,後者通常為臨時性措施(如行政拘留),而拘押屬于刑事訴訟中的長期強制手段。此外,古代法律中的“留置室”等非正式場所現已規範,現代司法強調程式合法性。

  4. 實際應用與限制
    拘押需經法定程式批準,且需定期進行必要性審查。例如,茅盾作品《喜劇》中提到捕頭未濫用拘押手段,反映了對強制措施的限制。

如需進一步了解程式細節或案例,可參考法律專業平台(如、6、11)的完整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鞍勒奧草白眊白肉卞躁賓人膊魚辰暮德經跕蹀恫擾凡固服化羹粥閣試宮掌狗吃熱尿寡不勝衆貫金嬀女骨齡旱魃為虐翰林子墨猴頭菇厚誼較準解箨積沙成塔急賢積重難反眷奬娟媚曠亮斂袖煉液禮誦孟子明誓拍案稱奇排除潛語覃愛趨歡渠梁曲述上偻生鹽兟兟時乖運蹇食齧食宿相兼獸窮則齧屠伯頹殘望梅閣老晚籁玩樂紊斁析産諧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