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憐憫亂世而思盼治世。 明 張綸 《林泉隨筆》:“遭 元 末喪亂,其詩悠深思遠,屬詞命意,皆有懷君念國閔亂思治之意。”
“闵亂思治”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指憐憫亂世而思盼治世,表達對混亂時局的痛心與渴望安定治理的願望。該詞常用于描述對動蕩社會的反思與治理期待。
現代語境中,該詞也可用于比喻對混亂局面的反思與整治決心,例如企業管理或社會治理中亟需解決的難題。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具體用法,可參考古籍《林泉隨筆》或權威詞典來源。
闵亂思治,這個詞指的是一個人或者一個社會的思想理念、行為習慣等處于一種混亂、雜亂、不按常理出牌的狀态。它是由“闵”、“亂”、“思”和“治”四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1. 闵(mǐn):由門部和今聲部組成,總筆畫數為4。
2. 亂(luàn):由丶部和乄聲部組成,總筆畫數為7。
3. 思(sī):由心部和田聲部組成,總筆畫數為9。
4. 治(zhì):由氵部和台聲部組成,總筆畫數為8。
來源:
《闵亂思治》這個詞是由中國古代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等學者在對社會風氣、人民心态等進行觀察和總結的過程中提出的。它是對人民群體思想狀态失序、社會秩序混亂這一現象的描述。
繁體:
《閔亂思治》
古時候漢字寫法:
闵亂思治這個詞在古代的漢字寫法略有不同,但總體上保持了相似的意思。詳細的古代漢字寫法可以在相關文獻中找到。
例句:
1. 這個社會陷入了闵亂思治的狀态,人們的價值觀已經喪失了穩定的準則。
2. 他的思維異常闵亂,無法理解。
組詞:
1. 闵暴思匪
2. 亂象
3. 治理
4. 思考
近義詞:
1. 糟糕狀态
2. 不規則
3. 雜亂無章
反義詞:
1. 有序
2. 安定
3. 整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