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貫繩的意思、貫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貫繩的解釋

穿錢繩。 元 虞集 《河圖仙壇之碑》:“直如貫繩,上升梁間。” 清 周煌 《琉球國志略·賦役》:“或三十為一貫,或五十,或一百以至一千,皆自成貫,以草繩穿定,繩頭緊劄,以紙封固,用黑硃小印鈐記之,或貫繩散斷,印文擦損,則不堪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貫繩”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1.字面含義(常見用法)

2.引申含義(較少見)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優先參考曆史文獻中的字面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貫繩的意思

《貫繩》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将繩索穿過一個個洞眼,形容善于安排次序,獨具慧眼。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貫繩》這個詞的部首是繩,它由兩個筆畫組成。

來源

《貫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晉書·班彪傳》,是出自《論語·鄉黨》:“貫繩括目,對曰:‘吾聞之:君子周旋乎義,小人突至乎利。’”意思是善于深思熟慮,明辨是非。

繁體

《貫繩》的繁體字是「貫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貫繩」這個詞的寫法略有不同,是「貫繩」。

例句

他真是貫繩之才,總能把團隊帶到正确的方向。

組詞

貫穿、繩索、連貫、系繩。

近義詞

眼光如炬、英明果斷。

反義詞

盲目、膽大妄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