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膏爐的意思、膏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膏爐的解釋

薰爐。《文選·江淹<休上人别怨>詩》:“膏鑪絶沉燎,綺席生浮埃。” 李善 注:“鑪,熏鑪也。取其芬香,故加之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膏爐”是古代文獻中出現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膏爐指薰爐,即古代用于熏香的器具。其名稱來源于香料(膏)與爐具的結合,通過燃燒香料散發香氣。

二、詞源與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文學家江淹的《休上人别怨》詩:“膏鑪絶沉燎,綺席生浮埃。”。唐代李善在《文選注》中進一步解釋:“鑪,熏鑪也。取其芬香,故加之膏。”,說明“膏”指香料,用于增強香氣。

三、結構與用途

  1. 字形結構:由“膏”(油脂/香料)與“爐”(容器)組合而成。
  2. 功能:通過加熱香料(如膏狀香脂)産生香氣,常見于古代貴族生活或宗教儀式中。

四、相關延伸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文選》原注或漢典網的權威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膏爐》是一個漢字詞,它指的是一種用于煉制藥膏或其他液體的設備或器具。根據拆分部首和筆畫的方法,可以将這個詞拆分成兩個部分:膏(gāo)和爐(lú)。膏的部首是⺼,爐的部首是火,所以它們分别是二畫和四畫的漢字。 《膏爐》一詞最初是由這兩個漢字組成的,它們各自有不同的來源。膏一詞最早用于指塗抹于傷口的膏藥,據說起源于西周時期。而爐一詞最早用于指用來烹饪食物的火爐,并逐漸引申為指用于煉制藥物的器具。 在繁體字中,“膏爐”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膏爐》這個詞的寫法在古時并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 《膏爐》這個詞在句子中的使用較少,并沒有特定的例句。但可以用它作為一個詞組進行組詞,例如:“藥膏”、“火爐”等。 與《膏爐》相關的近義詞可能包括“熔爐”、“鍋爐”、“竈台”等,它們都指的是用于加熱、熔化或煉制物品的設備。反義詞較不常見,因為很難找到與膏爐完全相反的詞語。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向我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