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木的意思、風木的詳細解釋
風木的解釋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奉養。典出《韓詩外傳》。 宋 劉宰 《分韻送王去非之官山陰得再字》:“桃李春正華,風木養不待。” 明 朱鼎 《玉鏡台記·宴會》:“ 溫嶠 今日正可承歡養志,報效劬勞,豈敢浮慕勛名,遺憂風木。”
詞語分解
- 風的解釋 風 ē 風 ě 均見“風”。 筆畫數:; 部首:風; 筆順編號:
- 木的解釋 木 ù 樹類植物的通稱:樹木。喬木。灌木。木石(樹木和石頭,喻沒有知覺和情感的東西)。緣木求魚。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棺材:棺木。 質樸:木讷(樸實遲鈍)。 呆笨:木雞。
網絡擴展解釋
“風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解釋:
一、文學典故中的含義
-
核心寓意
源自《韓詩外傳》的典故“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比喻父母已亡故,子女來不及盡孝奉養(、)。這一用法常見于古代詩文,如宋代劉宰的詩句“桃李春正華,風木養不待”,以及明代朱鼎《玉鏡台記》中的“遺憂風木”(、)。
-
延伸情感
表達對時光流逝、無法彌補遺憾的感慨,強調及時盡孝的重要性。
二、中醫術語中的含義
在中醫理論中,“風木”指代肝髒。因肝在五行屬木,與自然界的“風”相應,故稱“風木”(、)。這一用法多出現在醫學典籍中,用于描述肝的生理特性及病理變化。
- 文學層面:父母亡故、孝道未盡的象征。
- 醫學層面:肝髒的别稱,關聯五行學說。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故或中醫理論,可參考《韓詩外傳》或中醫典籍《黃帝内經》。
網絡擴展解釋二
風木(fēng mù)這個詞在漢語中有着特殊的意義。它由兩個部分組成:風(fēng)和木(mù)。
風(fēng)指的是風,代表着空氣流動、聲音響起和事物變遷的力量。木(mù)代表着樹木,象征生命力和穩定性。風木這個詞所指的是樹木在風中搖擺的場景,形象地描述了風與樹木的互動。
在拆分部首和筆畫方面,風(fēng)的部首是風字底,共4畫;木(mù)的部首是木字頭,共4畫。
關于風木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它的繁體形式為風木(fēng mù),與簡體字形式相同。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中,風木可能采用了不同的寫法。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風木這個詞,例如:大風吹過,風木搖曳。這句話意味着在狂風的吹襲下,樹木搖擺不定的場景。
風木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不同的詞語,例如:風木之間、風木交融。這些詞語進一步強調了風與樹木之間的互動關系。
風木的近義詞可以是樹木搖曳、風吹樹動等詞語,都描述了風與樹木的相互作用。
反義詞可以是安靜、靜止等詞語,與風木形成對比,表示沒有風的狀态。
希望這些短而友好的回答能幫助您理解風木這個詞的意思及相關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