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拘質的意思、拘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拘質的解釋

拘留。《後漢書·袁紹傳》:“ 操 以精兵七百,圍守宮闕,外稱陪衛,内以拘質。”《紅樓夢》第一○五回:“就是大老爺暫時拘質,等問明白了,主上還有恩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拘質”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核心含義指扣押人作為抵押或人質的行為,多用于古代政治、外交或軍事語境中。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扣押為人質

    指強行扣留人員(通常是重要人物或其親屬)作為抵押品或談判籌碼,以确保對方履行承諾或停止敵對行動。

    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常互派公子到對方國家作“拘質”,以維系盟約。

  2. 強制羁押

    引申為通過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實施控制或脅迫。

    例:漢代律法規定,對拒不履行債務者可實施“拘質”,迫使其償還。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三、曆史語境中的典型用例

  1. 外交盟約

    古代諸侯國為鞏固聯盟,常将王室成員送至盟國作“質”,如《左傳》記載“周鄭交質”,鄭莊公遣子至周王室為質。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第7卷,第1089頁。

  2. 債務糾紛

    秦漢律法中,“拘質”是債權人追索債務的合法手段,但需符合官府程式。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786頁。


四、與現代概念的區分

需注意,“拘質”不同于現代法律術語:


五、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定義:“拘留人質,作為保證。”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版,第4卷,第555頁。

  2. 《辭源》(修訂本)

    釋義:“拘留以為抵押。”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版,第1342頁。


六、相關文化背景

“拘質”制度反映古代社會對信用擔保的依賴,如:

網絡擴展解釋

“拘質”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有所不同,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1. 基本含義(具體行為)
    指“拘留、扣押”的行為,常見于古代文獻和文學作品中。例如:

    • 《後漢書·袁紹傳》記載:“操以精兵七百,圍守宮闕,外稱陪衛,内以拘質”,描述曹操以護衛為名實際扣押人質。
    • 《紅樓夢》第十五回提到:“大老爺暫時拘質,等問明白了,主上還有恩典”,指暫時扣押以配合調查。
  2. 引申含義(抽象狀态)
    現代用法中,“拘質”可引申為思想或行動受限制的狀态,例如:

    • 形容個人因外界環境、規則等束縛,無法自由發揮才能或潛力,如“工作中拘質于傳統思維”。

補充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例證和現代語義,需根據具體上下文判斷其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罷怠百界爆棚背過氣北征本兵府扁倉變電站扁桃腺鄙見撥動草娘赤伏符錘旋出輿入辇賜生的準帝師翻江攪海負裝鋼絲繩杭紡嚎哭毫忒耗問很剛很石宏猷惠賜回氐痎瘧軍力空心蘿蔔類乎林僧立士流矢隸卒龍孽梅花仙闵惜能參攀高接貴批審起死人而肉白骨秋宴升擦適理首映衰殘衰絶摅發素姓酴酒駝鷄王虺卧蛋無堤之輿霄月吸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