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炉的意思、膏炉的详细解释
膏炉的解释
薰炉。《文选·江淹<休上人别怨>诗》:“膏鑪絶沉燎,綺席生浮埃。” 李善 注:“鑪,熏鑪也。取其芬香,故加之膏。”
词语分解
- 膏的解释 膏 ā 肥,肥肉:膏粱(肥肉、细粮)。膏腴。膏沃。 脂油:春雨如膏。膏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病入膏肓。 膏 à 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上:
- 炉的解释 炉 (爐) ú 取暖、做饭或冶炼用的设备,种类很多,普通用煤火发热,有用煤气、电力的:炉子。炉火。锅炉。熔炉。炉火纯青(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地)。 古同“垆”,古代酒店前放置酒坛的炉形土墩,借指酒店
网络扩展解释
“膏炉”是古代文献中出现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膏炉指薰炉,即古代用于熏香的器具。其名称来源于香料(膏)与炉具的结合,通过燃烧香料散发香气。
二、词源与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文学家江淹的《休上人别怨》诗:“膏鑪絶沉燎,綺席生浮埃。”。唐代李善在《文选注》中进一步解释:“鑪,熏鑪也。取其芬香,故加之膏。”,说明“膏”指香料,用于增强香气。
三、结构与用途
- 字形结构:由“膏”(油脂/香料)与“炉”(容器)组合而成。
- 功能:通过加热香料(如膏状香脂)产生香气,常见于古代贵族生活或宗教仪式中。
四、相关延伸
- 诗词中的意象:常与“绮席”“浮埃”等词并用,烘托静谧或孤寂的氛围。
- 现代研究:多用于古典文学考据,如解析六朝诗文中的器物文化。
若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文选》原注或汉典网的权威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膏炉》是一个汉字词,它指的是一种用于炼制药膏或其他液体的设备或器具。根据拆分部首和笔画的方法,可以将这个词拆分成两个部分:膏(gāo)和炉(lú)。膏的部首是⺼,炉的部首是火,所以它们分别是二画和四画的汉字。
《膏炉》一词最初是由这两个汉字组成的,它们各自有不同的来源。膏一词最早用于指涂抹于伤口的膏药,据说起源于西周时期。而炉一词最早用于指用来烹饪食物的火炉,并逐渐引申为指用于炼制药物的器具。
在繁体字中,“膏炉”这个词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膏炉》这个词的写法在古时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膏炉》这个词在句子中的使用较少,并没有特定的例句。但可以用它作为一个词组进行组词,例如:“药膏”、“火炉”等。
与《膏炉》相关的近义词可能包括“熔炉”、“锅炉”、“灶台”等,它们都指的是用于加热、熔化或炼制物品的设备。反义词较不常见,因为很难找到与膏炉完全相反的词语。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