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割取的意思、割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割取的解釋

從整體中取出部分。《太平禦覽》卷九百引《玄中記》:“ 大月支 及 西胡 有牛名日支牛,今日割取其肉三四斤,明日其肉已復,創即愈也。” 魯迅 《書信集·緻金肇野》:“但我看别人的作品,割取名作之一角者也不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割取(gē qǔ)是現代漢語中的動詞,其核心含義為通過切割、收割等方式獲取某物,具體包含以下兩層釋義:

一、收割農作物

指用刀具等工具收割成熟的莊稼或植物果實。

例證:

“農夫割取稻谷,以備冬藏。”

此義項源于古代農耕活動,《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将其釋為“收割”㊀。相近表述見于《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割取麥穗”用例㊁。

二、武力奪取或強制占有

引申指通過暴力或強制手段奪取土地、資源等。

例證:

《左傳·襄公十四年》:“割取我邊邑,焚我郊保。”

《漢書·匈奴傳》:“匈奴複謾以割取之。”

此用法屬古漢語遺存,《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标注其具“強占、掠奪”義㊂,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曆史文獻。


注:

㊀ 參考《漢語大詞典》紙質版第6卷,第112頁

㊁ 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428頁

㊂ 參考《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第451頁

網絡擴展解釋

“割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割取”指從整體中截取或分離出部分内容或物品,強調通過切割動作獲取所需部分。該詞由“割”(切斷)和“取”(獲取)兩個動詞組合而成,常見于書面語。


二、用法與示例

  1. 古代文獻引用
    《太平禦覽》記載:“大月支及西胡有牛名日支牛,今日割取其肉三四斤,明日其肉已復,創即愈也。”,描述從牛身上割肉後傷口快速愈合的神奇現象。

  2. 現代文學用例
    魯迅在書信中提到:“但我看别人的作品,割取名作之一角者也不少。”,指截取他人作品片段的行為。

  3. 日常語境
    如“按規律間隔割取葉片”,常見于農業或生物實驗場景。


三、結構與近反義詞


四、延伸說明

“割”單獨使用時,本義為切斷(如割草、割讓土地),引申為“舍棄”(如割愛)。而“割取”更側重“選擇性獲取”的意圖,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程度與對象。

如需進一步了解“割”的詳細字義,可參考漢字源流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百裡才傍晚脖兒梗薄斂逋積不舉火不誼財閥成雙吃飛利丑點打翻達靈電陳典教電門叮叮當當梵誦肺腧奉侍姑徇海陵河神回報阍寺家雞野鹜進辭徑然胯下良算理辜臨寫流慆梨子冒兒咕咚煤磚明妃耐綸泥蛋捏構嘔夷青羌屈殺少年中國說聖餅子生力申豁説分上説那裡話夙怨陶竈頭廳相王猛桅樯委實吳下阿蒙閑唠小學而大遺邪戛心煩意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