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小學而大遺的意思、小學而大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小學而大遺的解釋

[learning trivials while giving up imporeance] 小的方面則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小,指不知句讀;大,指不解疑難問題。而,轉折連詞,可是。遺,棄

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唐· 韓愈《師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小學而大遺”出自唐代文學家韓愈的《師說》,原句為“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以下是該詞的綜合解析:

一、出處與背景

此句出自韓愈的《師說》,旨在批判當時士大夫階層“恥學于師”的現象。作者指出,部分人隻學習句讀等基礎内容(“小”),卻放棄了對道理和疑難問題的探究(“大”),屬于本末倒置的學習态度。

二、字詞解析

三、整體含義與批判性

該成語形容學習時“注重細枝末節而舍棄根本”,體現了韓愈對功利性學習觀的批判。例如,士大夫向孩童之師學習句讀卻不向真正的“傳道解惑者”求教,導緻“學小遺大”()。

四、用法與示例

五、擴展說明

此成語在當代仍具現實意義,常被用于批判教育或研究中“重形式輕本質”的現象。韓愈通過對比強調“解惑”比“句讀”更重要,呼應了《師說》的核心觀點“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小學而大遺

《小學而大遺》是一個成語,意為小的時候學的東西長大後就被遺忘了。這個成語由四個字組成,并可以拆分為小、學、而、大、遺五個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小:由“⺅”(人)和“(ti)”組成,共兩畫。

- 學:由“⺌”(丿)和“(xue)”組成,共八畫。

- 而:由“⺁”(二)和“(er)”組成,共三畫。

- 大:由“⺍”(一)和“(da)”組成,共三畫。

- 遺:由“辶”(辶)和“(yi)”組成,共十一畫。

來源:

《論語·學而》是孔子的文集之一,其中有一句名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表達了一個觀點——學習是一種不斷進步的過程。而《小學而大遺》這個成語就是由《論語·學而》中的名言演化而來,意思是對于小學時所學的東西,長大後卻容易遺忘。

繁體:

《小學而大遺》這個成語的繁體為“小學而大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小學而大遺》這個成語來說,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整體上意思是相同的。

例句:

1. 我小時候學過很多東西,可是現在已經全部忘記了,真是小學而大遺。

2. 他曾經懂得很多的專業知識,在工作之後卻逐漸遺忘了,真是小學而大遺。

3. 長大後,我再也沒有用過小學時所學的英語,現在已經完全小學而大遺了。

組詞:

- 小巧、小說、小心、小鳥。

近義詞:

- 暫時遺忘、初學即忘、學海無涯。

反義詞:

- 學以緻用、牢記不忘、學以孜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