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吳下阿蒙的意思、吳下阿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吳下阿蒙的解釋

指 三國 吳 之名将 呂蒙 ,後亦以譏缺少學識、文才者。《三國志·吳志·呂蒙傳》“結友而别”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初, 權 謂 蒙 及 蔣欽 曰:‘卿今并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 蒙 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後 魯肅 上代 周瑜 ,過 蒙 言議,常欲受屈。 肅 拊 蒙 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 吳下阿蒙 。’”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賓白》:“自今觀之,皆 吳下 阿蒙 手筆也。” 清 沉起鳳 《諧铎·隔牖談詩》:“汝 吳下 阿蒙 ,輒敢高持布鼓,過我雷門。”亦省作“ 吳蒙 ”。 清 黃景仁 《送溫舍人汝適歸廣州》詩:“君去 江 南隻半程,卻過 吳蒙 舊鄉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吳下阿蒙

釋義

“吳下阿蒙”指三國時期吳國名将呂蒙。他早年因軍務繁忙疏于學習,學識淺薄,後經孫權勸勉奮發讀書,才略大增。成語由此比喻學識淺陋、才能平庸之人,後多強調通過努力發生顯著轉變,含激勵之意。

出處與典故

典出《三國志·吳志·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

魯肅過蒙屯,與蒙論議,常欲受屈。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複吳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魯肅原輕視呂蒙(阿蒙為昵稱),後見其學識精進,驚歎“非複吳下阿蒙”,呂蒙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回應,凸顯其蛻變。

權威釋義參考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吳下阿蒙”喻人學識尚淺,後亦用以謙稱自己。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指三國時吳國名将呂蒙,後比喻學識淺陋的人。

  3. 《資治通鑒·卷六十六》(司馬光):

    詳載呂蒙“笃志就學”之事,魯肅贊其“學識英博”,成為典故來源。

用法與例句

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吳下阿蒙”是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出處與典故

三、結構與用法

四、例句與應用

五、地理與人物解析

此成語既可用于批評他人學識淺薄,也可通過否定形式表達對進步的肯定,具有雙重語境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班姑頒衣保境倍戰編次筆法參解差降車注沖鋒陷鋭春蠒當啷道扮道誨疊燮滌濫斷窗笃古堆金積玉頓兵法流富水福音堂哽塞刮子鼓櫂函封黃膩膩虎威嘉石魪品九丑谲而不正俊選具瞻開幞寬斧懶貨俪辭隆陽陸風緑礬馬如龍明罰敕法秘赜青娥上尉的女兒讪讪身敗名裂收得韬戢添菜透視湍渚推革外邦烏塗享祈校績狎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