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阍寺的意思、阍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阍寺的解釋

(1).阍人和寺人。古代宮中掌管門禁的官。《易·說卦》:“為果蓏,為閽寺。” 李鼎祚 集解引 宋衷 曰:“閽人主門,寺人主巷,艮為止,此職皆掌禁止者也。”《禮記·内則》:“深宮固門,閽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 鄭玄 注:“閽,掌守中門之禁也;寺,掌内人之禁令也。”

(2).指宦官。 漢 班固 《西都賦》:“虎賁贅衣,閹尹閽寺,陛戟百重,各有攸司。” 宋 王谠 《唐語林·補遺二》:“古謂之閽寺,即今之中使也。”《明史·鄒智傳》:“又聞 高皇帝 制,閽寺惟給掃除,不及以政。”

(3).豪貴之家的守門人。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風操》:“失教之家,閽寺無禮。或以主君寝食嗔怒,拒客未通, 江 南深以為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阍寺”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五個方面詳細解析:

  1. 讀音與結構
    “阍”讀作hūn,部首為“門”,共11畫,本義指皇宮或貴族宅邸的大門。與“寺”(sì)組合後,形成專指官職的複合詞,其中“寺”在此指代内廷侍從或宦官。

  2. 官職職能
    阍寺是阍人與寺人的合稱,兩者分工明确:

    • 阍人:主掌宮門禁衛,負責查驗出入者身份;
    • 寺人:管理内廷戒令,尤其涉及後宮事務。
      據《禮記·内則》記載:“深宮固門,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可見其職責的嚴格性。
  3. 曆史演變
    早期阍寺多由受罰的罪人擔任,後因職責重要,逐漸由皇帝親信或侍衛接任,地位提升。如《顔氏家訓》提到“阍寺無禮”,側面反映其身份從低賤向權威的轉變。

  4. 延伸含義
    除官職外,“阍寺”在文獻中也代指宦官或豪門守門人,例如《易·說卦》将其與“果蓏”并列,暗喻其禁止職能。豪門宅邸的守門人也被稱為阍寺,體現階級差異。

  5. 文化關聯
    阍寺制度反映了古代門禁森嚴的社會結構,如“叩阍無路”等成語,均源于此職的禁衛特性。

“阍寺”既是官職名稱,又是階級與權力制度的縮影,其含義隨曆史背景不同而擴展。如需深入考證,可參考《禮記》《顔氏家訓》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阍寺的意思

阍寺(hūn sì)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閉塞的寺廟或封閉的神廟。

拆分部首和筆畫

阍寺的部首是阜(fù),由兩個筆畫組成:一橫(一)和一豎(丨)。

來源

阍寺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阍寺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形容了一個封閉的神廟。

繁體

阍寺的繁體字為閽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阍寺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大緻是類似于現代的寫法。古時的字形可能有些許變化,但整體結構和意義基本相同。

例句

1. 這座阍寺幾百年來一直保持封閉狀态。

2. 在古代,人們會前往阍寺祈福。

組詞

阍寺沒有常見的組詞搭配。

近義詞

閉塞的寺廟、封閉的神廟。

反義詞

開放的寺廟、敞開的神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