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墾租的意思、墾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墾租的解釋

北齊 征收的糧稅,有墾租、義租兩種。墾租繳國家,義租繳地方政府。《隋書·食貨志》:“﹝ 北齊 河清 三年﹞率人一牀,調絹一疋,綿八兩,凡十斤綿中,折一斤作絲,墾租二石,義租五鬥……墾租送臺,義租納郡,以備水旱。”一床,指一夫一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墾租”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解釋,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含義(農業行為)

指開墾荒地和租賃土地的行為,常見于古代農業社會。這一用法強調通過土地開發與租賃提高資源利用率。例如:

二、曆史稅制(北齊時期)

作為北齊政權(公元550-577年)的糧稅種類,具體特點包括:

  1. 稅種分類
    分為墾租與義租兩種:
    • 墾租:繳納給中央政府的稅糧,标準為每戶(一夫一妻)2石糧食。
    • 義租:繳納給地方政府的附加稅,标準為每戶5鬥糧食,用于備災。
  2. 征收對象
    涵蓋普通農戶、奴婢(按半戶标準征收)及耕牛(每頭牛需繳納墾租1鬥、義租5升)。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北齊稅制細節,可參考《隋書》或權威曆史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墾租

墾租是指開墾土地并出租的行為。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墾”和“租”,它們分别代表了開墾土地和出租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墾”字的部首是土字旁,筆畫是8畫;“租”字的部首是禾字旁,筆畫是10畫。

來源

“墾租”一詞源自于中國古代農業社會。在古代,由于人口增加和土地有限,為了解決糧食問題,官府會将荒廢的土地發放給農民進行開墾,并按照一定的方式收取租金。

繁體字

繁體字中的“墾”字為「墾」,而“租”字不發生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相較于現代的簡化字,古代漢字的筆畫更加繁複,形狀更加複雜。但是,“墾租”這個詞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沒有太大的區别。

例句

1. 農民通過墾租荒地,使得原本貧瘠的土地逐漸變得肥沃起來。

2. 政府對墾租的土地進行了細緻的管理,确保租金的收取和土地的開發兼顧。

組詞

墾荒、墾殖、墾種、租賃、租借、租約

近義詞

開荒、耕種、出租

反義詞

退租、廢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