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留的意思、馬留的詳細解釋
馬留的解釋
(1).同“ 馬流 ”。《新唐書·南蠻傳下·環王》:“又有 西屠夷 蓋 援 還留不去者,才十戶, 隋 末孳衍至三百,皆姓 馬 。俗以其寓,故號‘馬留人’。”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境異》:“ 馬伏波 有餘兵十家不返,居 壽洽縣 ,自相婚姻,有二百戶,以其流寓號 馬留 。衣食與華同。” 清 惠士奇 《送陳秋田先生之官長甯》詩:“邑裡時逢烏蜑戶,居民半是 馬留 人。” 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上》:“馬,氏也, 援 ( 馬援 )之潰卒為 馬留 ( 隋 唐 時稱 馬留 ,今曰 馬來由 )。其種族又因姓氏起雲。”
(2).猴子。《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宋朝雜記下》引《桐江詩話》:“ 呂惠卿 察訪 京東 , 呂 天資清瘦,語話之際,喜以雙手指畫,社人目之曰‘説法馬留’,又湊為七字曰‘説法馬留為察訪’。” 宋 邵博 《聞見後錄》卷十:“今世猴為馬留,與其人形似耳。”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四·猕猴》。參見“ 馬流 ”。
詞語分解
- 馬的解釋 馬 (馬) ǎ 哺乳動物,頸上有鬃,尾生長毛,四肢強健,善跑,供人騎或拉東西:馬匹。駿馬。馬到成功。馬首是瞻(喻跟隨别人行動)。 大:馬蜂。馬勺。 姓。 筆畫數:; 部首:馬; 筆順編號:
- 留的解釋 留 ú 停止在某一個地方:停留。留學。留任。留級。留步。留守。留駐。 注意力放在上面:留心。留神。留意。 不忍舍棄,不忍離去:留連。留戀。 不使離開:留客。留宿。挽留。拘留。 接受:收留。 保存:保留
網絡擴展解釋
“馬留”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曆史文獻和語境綜合理解。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曆史民族稱謂
指東漢馬援南征後留在當地的将士後裔。
- 文獻依據: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馬伏波有餘兵十家不返……號馬留”,《新唐書》稱其為“馬留人”。
- 特征:聚居在嶺南地區(如壽洽縣),自相婚姻,保留漢人衣冠習俗,隋唐時期發展為數百戶規模。
二、動物别稱
指代猴子,常見于宋元文獻。
- 來源:因猴子形似人類且動作靈活,民間戲稱“馬留”。如宋代邵博《邵氏聞見後錄》提到“猴為馬留”,清代《開平縣志》記載方言稱頑童為“馬留猴子”。
三、方言引申義
部分地區引申為遊手好閑者或二流子,可能與猴子的頑劣形象相關,但此用法較罕見。
四、其他争議釋義
- 成語“人馬痕迹”說(出自):該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現代附會,建議謹慎采用。
- “骝”字混淆:屬于字形誤解,與“馬留”無關。
“馬留”的核心含義集中在曆史民族稱謂和動物别稱,其他釋義需結合具體文獻和語境判斷。研究時可優先參考《酉陽雜俎》《新唐書》等古籍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留> 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馬留> 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馬匹通過逸繩、缰繩等被綁定在某個固定地點,不能自由行動。可以用來形容馬兒在特定環境下受限制的狀态。該詞也引申為附屬品或附庸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拆分部首:馬(馬部首)+保留原形
- 筆畫:馬是馬的字形,保留原形完整
來源:
“馬留”一詞在《說文解字》中首次出現,是由國學大師許慎所編纂的漢字字典。在古代,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戰争裝備之一,馬匹被束縛或牢固固定在某處可以防止它們逃跑。因此,“馬留”一詞産生了描述馬處于束縛狀态的含義。
繁體字:
《馬留》的繁體字為“馬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馬留的字形與現代相同,即“馬留”。
例句:
1. 農民把馬留在農田邊,防止它們跑到别的地方。
2. 在巡邏中,士兵将馬留在樹旁,準備追擊逃跑的敵人。
組詞:
- 馬匹:指的是一匹馬。
- 馬籠頭:用來控制馬的頭部,使其受到限制或控制。
- 馬鞍:用于騎乘在馬背上的裝備。
- 馬車:用來運送貨物或人的四輪馬拉車輛。
- 馬廄:用來存放、照管馬的建築物。
近義詞:
- 馬缰繩:用來控制馬匹行動的繩子或帶子。
- 馬束縛:指馬受到限制或束縛的狀态。
反義詞:
- 馳騁:指馬兒自由奔馳,沒有受到束縛的狀态。
- 馳放:馬兒不再受到約束,可以自由行動。
以上是關于《馬留》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