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手束腳的意思、束手束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手束腳的解釋

捆住手腳。形容膽子小,顧慮多。 毛6*6*東 《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法制要遵守。按照法律辦事,不等于束手束腳。”《人民日報》1965.7.6:“如果因為有失敗的可能,就束手束腳,這也不敢動,那也不敢弄,那就會永遠落後。”亦作“ 束手縛腳 ”、“ 束手束足 ”。《何典》第八回:“ 冒失鬼 一味粗心浮氣,目中無人,到處以強為勝,一遇 鬼谷先生 ,早已束手縛腳,有力無用處。” 艾蕪 《百煉成鋼》第二章:“就是該死的爐頂化了,限制了他,使他在調整煤氣空氣方面,簡直束手束足,不敢隨便動一下指頭。”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束手束腳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束手束腳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做事顧慮重重、放不開手腳,因過度謹慎或受限制而無法充分發揮能力。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分解

    • 束手:捆住雙手,喻指受束縛無法行動;
    • 束腳:捆住雙腳,喻指行動受阻。

      兩者疊加強調行動受限、畏首畏尾 的狀态。

  2. 引申義

    指因外界壓力(如規則、輿論)或内心顧慮(如害怕犯錯)而過度謹慎,導緻無法果斷決策或高效執行任務。

    例句:

    “改革中要大膽嘗試,不可束手束腳。”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二、權威詞典解釋

  1.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定義為“形容做事過分小心,不敢放手去做”,強調因心理或環境約束導緻的拘謹狀态 。

  2.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釋義為“捆住手腳,比喻做事顧慮多,不敢放手”,突出其比喻義及行為受限的根源 。


三、語義對比

同義成語 反義成語
畏首畏尾 大刀闊斧
瞻前顧後 雷厲風行
投鼠忌器 當機立斷

四、用法與例句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 羅竹風 主編.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3. 魯迅. 《魯迅書信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束手束腳”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拼音:shù shǒu shù jiǎo
釋義:原指捆住手腳,比喻做事時因顧慮過多而不敢放開手腳行動,形容膽子小、猶豫不決的狀态。


二、出處與背景

該成語的現代用法最早見于毛澤東的講話。他在《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到:“按照法律辦事,不等于束手束腳。”。這一表述強調了遵守規則與靈活行動之間的平衡。


三、用法與特點

  1.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定語,例如:“他做事束手束腳。”。
  2. 感情色彩:中性詞,常用于批評或建議的語境。
  3. 適用場景:描述因過度謹慎、受規則限制或缺乏自信而無法高效行動的情況,如工作、創新等領域。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例句參考

  1. 出自文學作品:
    《唐代宮廷豔史》第六回:“縱橫天下,原不怕什麼兇險事兒;如今遇到這婦女的深情,卻弄得俺束手束腳。”
  2. 現代用法:
    “青少年應敢于創新,不要束手束腳。”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演變或更多例句,可參考漢典、百度百科等來源(如、6、10)。

别人正在浏覽...

帛書補接不争氣差人婵娟車釭沖床牀筵舛迕穿靴戴帽丁零當啷踶囓斷代犯寒封外紛缊婦德鉜鏂嘎嘎挂榜怪幻國手好意侯畿怳惘回腸蕩氣簡怠家嚴借花獻佛激箭謹閱九九歸原捐複絕種溘露枯魚銜索隸體李天下旒翣賣廳角明露冥陰跑情況平輩平道七政認清融合沙羽申變食鹽說漏嘴祀命碎翦逃秦恬簡武火獻禮小爺叔邪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