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手束腳的意思、束手束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手束腳的解釋

捆住手腳。形容膽子小,顧慮多。 毛6*6*東 《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法制要遵守。按照法律辦事,不等于束手束腳。”《人民日報》1965.7.6:“如果因為有失敗的可能,就束手束腳,這也不敢動,那也不敢弄,那就會永遠落後。”亦作“ 束手縛腳 ”、“ 束手束足 ”。《何典》第八回:“ 冒失鬼 一味粗心浮氣,目中無人,到處以強為勝,一遇 鬼谷先生 ,早已束手縛腳,有力無用處。” 艾蕪 《百煉成鋼》第二章:“就是該死的爐頂化了,限制了他,使他在調整煤氣空氣方面,簡直束手束足,不敢隨便動一下指頭。”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束手束腳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束手束腳”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拼音:shù shǒu shù jiǎo
釋義:原指捆住手腳,比喻做事時因顧慮過多而不敢放開手腳行動,形容膽子小、猶豫不決的狀态。


二、出處與背景

該成語的現代用法最早見于毛澤東的講話。他在《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到:“按照法律辦事,不等于束手束腳。”。這一表述強調了遵守規則與靈活行動之間的平衡。


三、用法與特點

  1.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定語,例如:“他做事束手束腳。”。
  2. 感情色彩:中性詞,常用于批評或建議的語境。
  3. 適用場景:描述因過度謹慎、受規則限制或缺乏自信而無法高效行動的情況,如工作、創新等領域。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例句參考

  1. 出自文學作品:
    《唐代宮廷豔史》第六回:“縱橫天下,原不怕什麼兇險事兒;如今遇到這婦女的深情,卻弄得俺束手束腳。”
  2. 現代用法:
    “青少年應敢于創新,不要束手束腳。”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演變或更多例句,可參考漢典、百度百科等來源(如、6、10)。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束手束腳

《束手束腳》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被束縛、受限制,無法行動自由。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木”和“手”,以及“月”和“足”,總共有8個筆畫。

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綁縛犯人的手和腳,使其無法逃脫或活動自如。犯人被束手束腳後,就無法實施惡行或逃離,因而成為限制他人行動自由的象征。

在繁體中,這個成語的寫法為「束手束足」。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束」的原始形狀是「木」,表示木頭,而「手」代表手的形狀;而「足」的原始形狀是「月」,表示腳的形狀。

以下是一個例句:

他由于經濟困難,被迫接受了一份棘手的工作,感覺仿佛被束手束腳,無法自拔。

這個成語可以組成其他詞語,例如「束縛」、「束緊」、「手足無措」等。

近義詞可以是「困擾」、「禁锢」,反義詞可以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