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賞罰。《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詩》雲:‘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不失賞刑之謂也。”《後漢書·黨锢傳·杜密》:“使明府賞刑得中,令問休揚。” 宋 魏了翁 《封事奏體八卦往來之用玩上下交濟之理以盡下情》:“目前事變雖若粗定,而禍根亂孽,元未翦除,號令賞刑,元未暢達。”
(2).敬詞。古代小民稱官長施加于自己的刑罰。《三俠五義》第八三回:“ 馬朝賢 道:‘犯人實無此事,大人如若賞刑,或夾或打,任憑刑來。’”
“賞刑”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獎賞與刑罰的統稱,強調治理中需獎懲分明。這一用法在先秦典籍中常見,例如:
在古代民衆對官長的對話中,“賞刑”作為敬詞,指代上級施加的刑罰。例如《三俠五義》第八三回中,犯人馬朝賢稱:“大人如若賞刑,或夾或打,任憑刑來”,此處“賞刑”帶有對官長權威的尊重。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籍中的用例,可參考《左傳》《商君書》等文獻。
《賞刑》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思是通過賞賜給予獎勵或者刑罰給予懲治。
《賞刑》由部首貝(貝字底下一橫,表示貝殼)和部首耳(耳朵形狀,表示聽音)組成。
它的總筆畫數為11個。
《賞刑》這個詞源自古代中國文化和法律制度的發展。
在古時候,統治者會根據人們的行為,通過獎勵或刑罰的方式進行激勵和懲治。
《賞刑》的繁體字是「賞刑」。
古代漢字書寫形式略有不同,但《賞刑》的基本形狀仍然保持一緻。
1. 傑出的學生會獲得獎學金作為賞刑。
2. 犯罪分子因其不法行為而受到法律的賞刑。
- 賞賜
- 賞罰
- 賞心悅目
獎賞、獎勵
懲罰、刑罰
【别人正在浏覽】